第200章 井底之蛙罢了
“危急关头,便可借助香火愿力,与天界的仙人沟通,引渡真灵降临。”
“而真武大帝与吕祖所设之局,便是仿效此法,创立武当祖庭,供奉真武大帝座下诸仙。”
“待永夜真正降临时,便可借香火气运这一通道,将天界中的真武部众尽数引入人间。”
“张三丰前世因实力太过强横,故而提前百年下凡,以防万变。”
“同时,也为护持真武大帝今生转世之身的修行之路。”
……
静!
整个大厅鸦雀无声,宛如死寂。
众人目瞪口呆,如泥塑木雕,唯有内心翻江倒海,震颤不止。
谁也未曾料到,张三丰的来历竟藏着如此惊天秘辛——他并非凡人,而是天界仙君真灵下凡,更是真武大帝麾下最尊贵的第一仙君。
而那传承七百年的道门圣地武当山,竟是真武大帝与吕祖联手布下的惊世棋局。
这是何等骇人听闻的隐秘?
若非今日亲耳听苏尘道出,恐怕无人敢信。
因为这背后的真相,实在太过惊人。
先前苏尘点评大丰帝朝时,曾言其皇为天界青帝转世。
当时便有聪慧之人心中一动,猜测这或许与天界的动荡有关。
千秋劫作为永夜前的征兆,人间已有不少高人察觉,并为此苦心布局。
譬如大剑师倾尽一生铸就两柄英雄剑,甚至斩断自身气运封入剑中,只为替后人留下一位能应劫的长生剑仙。
再如那笑三笑,长生四千年,亦为千秋劫奔波四方。
由此便可想见,天界之中定有大能早已察觉此劫之恐怖。
而自从苏尘揭露天界的真相——其实不过是昊天圈养众生的牢笼后,不少人便开始猜测,青帝下凡或许正是为了逃离天界。
但这种猜测始终缺乏证据,如浮萍无根,难以令人信服。
而今日这番话一出,那些仍在迷茫的江湖豪客,才终于恍然惊觉——青帝当年,极有可能正是逃下凡尘。
至少,真武大帝早在七百年前,便已借转世之法逃离天界樊笼。
而且他下凡的时间,甚至早于吕祖飞升之前。
既然真武大帝能察觉此劫,那么同为帝君级存在的青帝,又怎可能毫无察觉?
昔日困扰众人的诸多谜团,此刻竟一一解开。
天界整体实力远胜人间。
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天界中便已暗流汹涌,风云激荡。
目前已确认的,便有青帝与真武大帝两位帝君级强者降临凡尘。
更值得注意的是,真武大帝不仅自身下凡,还意图将天庭中曾追随他的诸多仙官一同引入人世。
而从天庭方面对真武大帝旧部严加看管的举动来看,天界早已生出戒备,不再放任仙人自由来往凡间。
世人未曾察觉,在数百年前的暗流之下,天庭内部的较量早已悄然展开。
人们心中愈发笃定,天庭之中,绝非只有真武大帝一人暗中布局。
而最令在场武林人士震惊的,还是苏尘最后道出的那番话。
张三丰前世身为天界仙君,提前百年下凡,乃因两个缘由。
其一,便是怕目标过于显眼,若临阵下凡恐生变故;
其二,则是为了护佑真武大帝今世转世之身的修行之路。
如此一来,岂不意味着真武大帝已然降临人间?
继青帝与吕祖之后,真武大帝的转世之身也已现身当世。
想到这惊人真相,众人皆不由自主地倒抽冷气,随即议论纷纷:
“天啊!我没听错吧?张真人竟然是天界仙君转世?”
“难怪他仅修炼百余年,便已超越诸多道门老一辈,这般背景实在骇人。”
“当年吕祖创立道门圣地武当山,莫非就是为了聚集香火愿力,接引真武大帝麾下诸仙?”
“哈哈,果然如我所料,面对永夜大劫,天庭的仙人们也坐不住了,留在天上只会等死!”
“如此看来,青帝转世人间,恐怕也是为了逃离那天庭的牢笼。”
“可眼下天庭已有防备,不会轻易放任仙人下凡。
越是高位者,限制便越重。”
“一切果然如苏先生所说,那天庭宛如囚笼,凡是不想死的仙人,都在设法逃往人间。”
“真武大帝手段当真狠辣,不仅自身下凡,连部下也不放过。”
“此举无疑是在对抗昊天意志,吕祖与他联手,想必也是属于反天一脉。”
“吕祖不愧是东离武道的巅峰强者,连真武大帝这等帝君也对其另眼相看。”
“武当山历经七百年经营,已成道门最大宗派之一,气运已成,待永夜降临,便会开启接引之门,届时仙人将如雨般降临人间。”
“好一座武当山,照苏先生所说,背后竟站着真武大帝与吕祖两位大能。”
“我早听闻武当山只供奉真武大帝,没想到竟真与他有如此关联,这等秘辛实在惊世。”
“我已能预见,此事传开后,势必会在整个江湖掀起滔天波澜。”
三楼西边第一间包厢中。
徐奉年听着苏尘的剖析,不由心头一震,惊道:“我就说那武当山上的真武神像怎么看着令人发怵,原来真有玄机藏于其中。”
“武当山自吕祖创派以来,已存续七百年,香火鼎盛,百姓皆虔诚信奉真武大帝。”
“如今想来,其中果然不简单。”
“那吕洞泫早已是人间绝巅,断无理由无缘无故为真武大帝立庙塑身。”
“除非背后另有隐情。”
老黄抿着一口黄酒,缓缓说道。
徐奉年道:“你这会倒是会说了,苏先生没开口前怎么不见你有这般见解?”
老黄嘿嘿一笑:“我这不是事后聪明么?若非苏先生点破,谁能想到吕洞泫竟与真武大帝联手布下如此大局?”
话音刚落,他又似想起什么,问道:“少爷,那王冲楼为何要把一身大黄庭的内功传给你,真只是卖北凉王一个面子?”
徐奉年道:“此事我原本未曾多想,如今回想起来,反倒觉得有些古怪。”
当初他被徐晓派往武当山一行,结果整个武当上下对他礼遇有加。
甚至王冲楼还说,张三丰有意见他一面,只因临时闭关才未能如愿。
当时他并未多疑,只当是徐晓的面子所致。
可如今听了这武当山背后的真相,他又不禁起了疑心。
王冲楼若不将大黄庭内力传出去,至少还能在道仙榜上占据一席之地。
以武当山这般深不可测的背景,又怎会轻易卖徐晓如此大的一个人情?
隋斜古思索道:“武当山背后有真武大帝和吕祖两位大能坐镇,就算永夜真的降临,也依旧能稳坐一方豪强之位,难道他们是冲着北凉的这些底蕴来的?”
徐奉年摇了摇头,他觉得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
恍惚间,他回忆起小时候和家人第一次登上武当山的场景。
那时的武当山显得格外高耸,真武大帝的雕像更是威严无比,双目如炬,震慑人心。
他二姐顽皮,悄悄在真武大帝雕像的背后刻下“发配三千里”这几个小字。
上个月他再度上山时,又看到了这几个字。
当时并未觉得奇怪,如今回想起来,他与老黄一路风餐露宿走了六千里路,折合下来恰好就是三千里。
可这刻在真武大帝身上的字,怎么就偏偏应验在自己身上了?
“按照苏先生的说法,这真武大帝与青帝一样,都已转世投胎到了这世间。”
“看来这一世注定是大争之世,各方大能苦心经营数百年的布局,终将在这一世全面展开。”
老黄感慨地说道。
这句无意间的话,却如惊雷般在徐奉年心中炸响,难道……
徐奉年眼中闪过一抹锐利光芒,一个极为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浮现出来。
三楼北侧第三个包厢。
柳柏沉声说道:“天界的仙人纷纷下凡投世么?此事虽早有耳闻,但今日亲耳听苏先生道出,仍觉震撼非常。”
“天界的帝君级人物远不止真武大帝一位,想必此类安排还有不少。”
“可笑我六十年前还自诩无敌于天下,如今才知不过是井底之蛙罢了。”
李纯罡略带自嘲地说道。
邓泰阿眯起双眼,若有所思,随即朗声道:“请问苏先生,若以香火气运接引天上仙人下凡,是否要以人间气运为代价?”
这一问剑意凌厉,如寒风席卷全场,大厅内顿时一片寂静。
刹那间,众人齐刷刷将目光投向白玉台。
邓泰阿的问题极为关键,众人也都在等待答案。
虽然请来仙人能增强人间战力,但如果是以人间气运为代价,那许多人就要重新考虑了。
经过苏尘此前的讲解,众人已明白气运的珍贵之处。
其关键在于总量固定。
比如道德宗宗主袁清山独占宗门气运,其余弟子便再难分得一缕气运,修为也始终无法寸进。
若让这些天界仙人占据人间气运,意味着留给凡间强者的气运就更少了。
原本能出五个地仙的江湖,现在可能只剩三个,谁能接受?
众人纷纷望向白玉台,期待苏尘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