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战争财与钱庄雏形(第2页)
笔锋落下,力透纸背。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计划雏形。在战火纷飞、朝廷虎视眈眈的当下,建立一个独立于朝廷掌控之外的金融体系,无异于在悬崖边跳舞。但黄玉卿知道,这是“富可敌国”的必经之路,也是将朔北财富真正攥在手里的唯一途径。空间里的物资可以源源不断,但只有建立起一套稳定、可信、能自我循环的经济体系,朔北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钱庄?”萧劲衍不知何时走了进来,高大的身影带着一身室外的寒气,却让暖阁的温度似乎都升高了几分。他脱下沾着雪粒的披风,走到书案边,目光落在那四个字上,眉头习惯性地微微蹙起,带着军人特有的审慎,“玉卿,这步棋太大。朝廷那边……少帝的‘嘉奖’旨意刚下,那‘监理’怕是已经在路上了。此时弄钱庄,不是把靶子往自己身上挂?”
他走到黄玉卿身边,大手按在她微凉的肩上,掌心的温度传递着无声的担忧和关切。他理解妻子的雄心,也看到了战争带来的巨大机遇,但作为镇守一方的统帅,他更清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朝廷的猜忌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黄玉卿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拿起另一份刚送来的密报,递给萧劲衍。那是关于罗刹国内部因久攻不下、损失惨重而爆发内讧的详细情报。“你看,机会来了。”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洞悉全局的沉稳,“罗刹人撑不了多久了。一旦他们溃败,西域那些被压迫的部落、被切断商路的城邦,会像饿狼一样扑向任何能带来稳定和财富的源头。朔北,就是那个源头。届时,金银珠宝、珍稀皮毛、西域香料、甚至战马奴隶……会像潮水一样涌进来。”
她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沙盘前,指尖划过代表西域的广袤区域,眼中闪烁着精明的算计和掌控全局的自信:“这么大的财富流,靠我们几个人几本账,怎么管得过来?怎么保证公平?怎么防止有人中饱私囊?怎么让那些远道而来的商人相信他们的钱放在朔北是安全的?”
她转过身,目光灼灼地迎上萧劲衍深邃的眼眸:“钱庄,就是答案。它存钱、放贷、汇兑、发行有足额储备的‘宝钞’。它让财富流动起来,生出更多的财富。它让朔北的信誉,像这‘朔北烈焰’一样,烧遍西域,甚至烧到中原去!至于朝廷……”她唇角勾起一抹淡而锐利的弧度,“我们不是要对抗,是要捆绑。钱庄的储备,我准备用黄金、白银、粮食、军需实物打底,透明公开。我会向朝廷上奏,以钱庄为抵押,向朝廷借贷巨款,用于南方的治水工程。朝廷得利,朔北得信誉,我们……得发展的根基和喘息的空间。这叫‘以利换势,以势固本’。”
萧劲衍沉默了。他看着妻子在沙盘前侃侃而谈的身影,那瘦削的脊背仿佛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她的话语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将看似疯狂的计划拆解成一步步可操作的棋路,甚至将朝廷的威胁都巧妙地转化为助力。他心中那点担忧,渐渐被一种强烈的自豪和信任所取代。这个女人,总能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展现出超越时代的智慧和魄力。他走到她身边,大手握住她微凉的手,用力一握,声音低沉而坚定:“好!我信你。军中这边,我会盯紧。那‘监理’来了,让他看,让他查,我们朔北,经得起任何scrutiny(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