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夫女穿成女王妃星辰神宫的尚九

第九十八章 金銮殿上的交锋(第3页)

萧劲衍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双手攥紧,指节发白。他猛地看向李大人,眼神里的寒意几乎要溢出来:“李大人!家父中风后,臣一直在追查线索,只是凶手隐秘,尚未查获!你无凭无据,竟敢污蔑臣不孝不悌?!”

“臣并非污蔑,只是听闻……”李大人被他的气势震慑,声音弱了几分,却依旧硬着头皮道,“听闻当年给萧老将军诊脉的太医,如今已辞官归隐,萧将军从未派人去请过他……”

“朕看此事,先不必查了。”少帝忽然开口,打断了李大人的话,语气带着几分不耐烦,“萧老将军如今安好,往事不必再提。今日议事到此,萧劲衍、黄玉卿留下,其余众卿退下。”

官员们纷纷告退,靖王路过萧劲衍身边时,脚步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才转身离开。殿内很快只剩下他们夫妻与少帝,还有站在御座旁的大太监。

少帝看着他们,沉默了片刻,忽然叹了口气:“你们也别怪李大人,他是柳太傅的门生,柳太傅当年与萧老将军有些旧怨,难免会多想。”他顿了顿,又道,“朕知道你们在朔北不易,也知道京中有人盯着你们。今日让你们留下,是想告诉你们,朔北是大靖的北大门,朕信你们,却也希望你们能懂分寸——别让朕为难。”

黄玉卿心中一动——少帝这话,既是交底,也是警告。他知道柳太傅与靖王的算计,却不愿彻底撕破脸,只希望他们能“收敛”些。而提到老将军的旧案,少帝刻意打断,或许并非不想查,而是怕牵扯出更多京中旧臣,动摇朝局。

“臣夫妻明白,定不负陛下信任。”萧劲衍躬身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沉重。

少帝点了点头,又看向黄玉卿:“听说你医术高明,朕近日总觉得头晕,你可否为朕诊脉?”

黄玉卿心中一凛,却不敢推辞,连忙上前,指尖搭上少帝的手腕。脉搏跳动平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虚浮——像是长期熬夜、思虑过重所致,并无大碍。她松了口气,如实禀报:“陛下脉象平稳,只是气血稍虚,臣妇可开一副安神的方子,陛下按时服用,多歇息便好。”

“好,那就劳烦你了。”少帝笑了笑,语气温和了几分,“你们一路劳累,先回驿站歇息吧。明日朕再设宴,为你们接风。”

离开皇宫时,阳光已升至中天,却依旧驱不散黄玉卿心头的寒意。萧劲衍握着她的手,指尖冰凉:“李大人提父亲的旧案,绝非偶然。柳太傅定是知道些什么,或许当年父亲中风,真与他有关。”

“嗯。”黄玉卿点头,声音有些发涩,“方才少帝刻意打断,怕是不想深究。我们在京中,怕是查不出什么了。”她顿了顿,忽然想起方才在殿内,大太监递茶给少帝时,眼角扫过靖王的方向,带着一丝隐秘的默契——原来宫内,也有靖王的人。

马车驶过长街,街边的行人来来往往,热闹非凡,却与他们格格不入。黄玉卿靠在萧劲衍肩上,轻声道:“监理要去朔北,靖王在宫内还有眼线,我们回去后,怕是更不太平了。”

萧劲衍收紧手臂,将她搂在怀里:“别怕,只要我们夫妻同心,再难的路也能走过去。朔北是我们的家,谁也别想夺走。”

马车转过街角,阳光透过车窗,落在他们交握的手上,却没能完全驱散那藏在暗处的阴影。黄玉卿知道,今日的朝堂交锋,只是开始——靖王与柳太傅不会善罢甘休,而少帝的“信任”与“为难”,更像是一把悬在头顶的剑,不知何时会落下。

她悄悄摸了摸袖中那本未呈给少帝的小册子——上面记着当年老将军提到的“异香”特征,还有她托暗卫查到的、柳太傅府中曾采购过同款香料的记录。这线索还不够,却已足够让她心惊:老将军的旧案,或许比他们想象的更复杂,而这背后,怕是还牵扯着更多京中势力。

一场更大的风暴,似乎已在不远处等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