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10(第3页)
看着看着,陈萧不禁擡手摸了摸贴在她背上的发梢,还是湿漉漉的。
于是,他起身,去阳台拿了条干毛巾过来,揉着眼睛在她身后擦她发梢上的水。
……
七月。
这天,风风火火的南薇一到公司,就丢给唐淑晨一堆文件,叫唐淑晨填好文档里的所有表格并准备好备注里标红的资料,因为她要拿公司首部电影作品《云上一直是晴天》申报国内某知名电影百金奖。
自打听说陈萧的纪录片定剪后,南薇也一直撺掇陈萧查查相关类别的影展,拿去国外镀个金,他这人别的不说,运气还是有一些的,万一他走了狗屎运,得上几个奖项,就凭他们这关系,近水楼台的,南薇还想签了陈萧让他技术入股,壮大微辰影视的人才贮备呢。
陈萧压根没想那么远,对出国镀金毫无兴趣,当年他妈姜明婕女士在大洋彼岸好说歹说叫他出国留学他都懒得去,更何况是现在。
但闲着没事儿的时候,人就会东看西看,反正刷手机也是刷,查网页也是查,就搜了搜近年国内纪录片类影展的举办情况。
中秋前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陈萧在某纪录片学院奖官网提交了报名申请资料。
两个月后,唐淑晨的好消息先一步传来,一举斩获国内某知名电影百金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和最佳原创剧本两个奖项。
举行颁奖典礼的日子,恰好赶上她生日,这两个奖项,是她三十岁这年,最好的生日惊喜。
十一月中旬,纪录片学院奖官网公布入围名单,陈萧的作品名列榜上。
年底。
陈萧去了沿海某一线城市,应邀出席颁奖典礼。
典礼定在晚上九点零九开始,听说时间是主办方特意请人算过的,为了助力影展和中国纪录片风水长盛。
陈萧早早就到了现场,和早期演戏时认识的一位摄像指导在标了名字的座位里坐着瞎聊。
周围座位陆续坐满,包括一起提名的其他片子的导演和相关主创,陈萧和他们大方打招呼,又与邻近座位的前辈问好握手,最前方三排几乎全是以前在名片佳作中看过名字的业界大佬,亚洲地区纪录片人才齐聚一堂,他一人周旋在一众权威人士中,依然游刃有余。
音乐声渐渐响起,灯光倏然调暗,颁奖典礼即将开始。
典礼指定配乐瞬间涌出,台上灯光配合音乐节奏忽闪,随着高音停止而全部乍亮。
主持人在台上亮相,照例将影展主办方与承办方领导及组委会主席请到台上,一起宣布颁奖庆典正式开始,然后,是一段国风民乐表演。
流程照章进行顺利,陈萧也善于融入环境,他并不是第一次出席这种场合,毕竟没退圈的时候还得过最佳新人演员奖,但作为幕后工作者,却是首次。
一个个奖项接连颁发出去,颁奖嘉宾要么一丝不茍,要么特别松弛,主持人时而庄重念词,时而活泼玩笑,获奖者激动或沉默,大屏幕上偶尔出现获奖者的家属,无一不眼泛泪光,煽情不可或缺,哭笑一座之隔,保持得体也是一种演技,一切都再正常不过。
典礼进行到后半段,接下来马上就是最佳创新纪录片奖。
主持人立在台侧有请两位颁奖嘉宾,一位年过半百老导演,一位风姿绰约大上届得奖者,两人互相谦让着站到舞台中央,插科打诨调侃几句,然后照例“请看大屏幕”,回顾所有被提名的影片片花。
片花结束,现场气氛有了微妙变化,垫乐响起,嘉宾已经拆开信封,大屏幕上分格画面,镜头分别对准三个入围者,全场音乐骤停,瞬间安静。
“本届,最佳创新纪录片奖项的获得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