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15

随后,众人转入橡木桶区。橘色灯光下,一排排225升的法国小橡木桶整齐陈列着,里面沉睡着正在熟成的葡萄酒。

葡萄汁发酵成葡萄酒后,大多数红葡萄酒和少部分白葡萄酒会被转移到这些橡木桶中熟成,时间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

因此橡木桶里的酒,有些是去年的,有些是前些年的,有些很快可以下胶、过滤和装瓶,有些则还需要些时间来柔化其过于强劲的单宁或过于尖锐的酸度。

目前不锈钢桶区里的葡萄汁很快就完成发酵或已经完成发酵,到时就可以将一部分转移到橡木桶里。

“今年我们准备换用美国橡木桶,”李工继续向众人介绍,“那批新桶过几天到,陆工到时你跟进处理下。”说着,李工拍了拍陆和暄结实的肩膀,后者点点头。

“可以说说您对这两种桶的看法吗?另外,您怎么看待匈牙利桶?有没有哪种桶特别适合中国消费者的口感,或者特别适合我们这片产区?”司徒安然问。

她喜欢拿同样的问题去问不同产区、不同酒庄的酿酒师,因为这些酿酒师的酿酒理念往往很有趣,有大同小异的,也有完全颠覆之前认知的。正所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葡萄酒的世界奥妙太多。

于是李工热情洋溢地说起来,酿酒人都这样,一旦说到他们热爱的事业,就会滔滔不绝:

“我们酒庄之前一直采用法国橡木桶。法国橡木桶在制作过程中大多不进行人为干预,以自然风干为主,能给酒带来更多细致风味,黑比诺和霞多丽就非常适合放在法国桶中熟成。

“而我们中国人可能更喜欢浓郁型大酒。虽然酒体淡雅、颜色浅、香气细致的酒也可以是上等好酒,如勃艮第那些特级园红酒,就是顶级酒,但消费者普遍更喜欢酒体浓郁、颜色深、香气奔放的酒,并认为那是好酒。

“一时半会也没法扭转消费者对这点的看法,普及葡萄酒知识需要时间,国内市场毕竟不成熟。所以,今年我们购买了一批美国桶。

“美国桶多数经过烘干,能给酒带来更加奔放的香气,其中甜美的椰子、可可和香草香气是国人喜欢的。我准备今年的马瑟兰、赤霞珠、西拉都先放美国桶中熟成,而美乐和霞多丽还是法国桶。

“当然,我也在考虑适当的时候过下法国桶,两种桶都过下,看怎么调配。现在不好说,毕竟要看酒到时的表现,是要放新桶时间长些,还是旧桶时间长些。

“至于匈牙利桶,目前越来越受欢迎,主要是便宜,但效果不差,性价比高。将来也考虑入一批匈牙利桶。先看下这批酒经过美国桶的表现如何,现在说太早……”

李工是务实的人,他只讲实在的或者现在可以肯定的,但酿酒变化千千万,还要基于葡萄酒各阶段的表现来决定采取什么工艺。

林正一听完后问:“那白葡萄酒呢?消费者更喜欢哪类型?咱们的霞多丽是丰腴型的,还是像夏布利那样的?”

“我们的霞多丽没法酿成像夏布利那样,”李工解释道,“夏布利海拔较高又近海,亿万年前夏布利地区就是一片汪洋大海,所以酒酸度高、清新且带有矿物质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