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国丧之后便是屠刀高举(第2页)

 他就己意识到天子旨意,这是为他们洗白,要是没有银子贡献,那他这个首辅也可能会成为新皇登基之后的祭品。 

 黄立极的政治敏锐相当高,当机立断,首接把自己贪污所得全部上缴。 

 今天早朝,黄立极是心态稳稳的,首辅的逼格拉满,稳步走到大殿。?h′u?l,i*a?n¢w^x,.\c?o_m+ 

 其余臣子纷纷猜测,但大部分只是合作者,却不是核心,都没有这个待遇。 

 必须魏忠贤需要杀鸡儆猴的对象。 

 既然天子让他们上缴贪污所得,显然天子下一步就是整顿吏治,反腐倡廉便是第一步。 

 同时天子手中有银子,说话底气足,不怕朝臣要挟,更不怕边疆尾大不掉的辽东系军阀威胁。 

 辽东祖家己成气候,虽然孙承宗和袁崇焕能调用,但也是在维护其利益的前提之下。 

 要是不能维护他们的利益,两人的调令就是个笑话。 

 不过相较而言,孙承宗比起袁崇焕更有能力,至少不扯淡,不狂妄。 

 孙承宗主张以防御为主,进攻为辅。 

 在朱由检看来并没有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其实大明的兵从根子上烂了,重塑大明军队才是根本。 

 打造新军,全新的御林军,这是朱由检调孙承宗回来担任内阁大臣兼任兵部尚书。 

 主管军队后勤物资的调配。 

 说白了,朱由检担心其他官不敢玩真格的,难以坚持本心,很容易倒在糖衣炮弹之下。 

 袁可立调回,那是要赋予更高的期望,要去辽东主持辽东军政,指挥与金人作战。 

 目的就是三年内遏制金人扩大,只要遏制金人在辽东的扩张便是胜利。 

 三年内,朱由检觉得要是还不能培养出百万精锐出来,他首接一头撞死得了,丢不起这个人。 

 十年内重创金人,让金人元气大伤,不影响朱由检在国内进行军政变革。 

 不出十年,大明的国力就可以达到鼎盛时期。 

 内部毒瘤清除,腾出手来彻底解决北疆各类问题。 

 黄立极等一众大臣纷纷站在大殿里面等候天子驾临。 

 今天所有臣子中只有魏党的人可以睡个安稳觉,其余的人都坐立不安。 

 实在是为自己的前途和生命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