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这一战朕玩的是硬实力(第3页)
这一仗既是天子登基以来的首战外,代表的更是大明天子对塞外的态度。
这很重要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信号。
说明大明己不打算防御,而是走进攻性的防御战略。
由被动防御转为主动防御。
这一战更是大明土木堡之变后的战略主动,更是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
现在参战的势力或人都不会知道朱由检的想法,更不知道这是一场大明成为球霸的开始。
这是要载入史册的一战。
一战灭了近五十万人,这是近百年来最大规模的歼灭战。
更是把塞外各部彻底打没了的战争。
孙传庭现在是理解天子为何要打硬仗,这是向外展示大明的军事主动。
更是向士大夫展示自身肌肉,勾结外邦又如何?
该怎么灭的就怎么灭,不会改变他们原有的命运。
杀衍圣公不过是拉开覆灭士大夫阶层的开始。
从精神源头灭了儒家,其次才是灭了士大夫赖以生存的根基。
没有了根基,士大夫就是砧板上的肉,与他们眼中的贱民己没有两样。
这才是朱由检想要的结果。
他亲自出征,更表达天子的尚武精神。
巧战以及以弱胜强都是在己方弱势的情况下而进行的战争。
当双方力量悬殊过大,尤其己方力量有绝对的碾压势力。
那碾压姿态横推才是王道。
如同这二十年来金人大明处于碾压姿态,优越感十足。
这些都是通过大明的军事孱弱来体现。
皇太极有这个勇气和霸气,敢两路进攻,并且在他领导的这支二十万大军,还首接兵分三路入关。
这是何等狂妄的事。
不过他成功了,守关将领几乎是一触即溃。
以前明军名将不觉诡异,现在御林军统帅心里很膈应。
这就是拥有了精锐和没有的区别所在。
心态不一样,看问题也不一样。
其实孙传庭很清楚,这一战主要是他主导。
一旦解决了北疆边患问题,他就要带着三十万大军南下。
周遇吉、阎应元都要与他一起南下,在江南建立江南大营。
所以这一战也是他们的首战,更要证明天子的识人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