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皇帝必须成为规则制定者(第2页)

 说白了,大明的锦衣卫和东西二厂就是为了制衡文武百官的部门。 

 现在也是,不过己经没有人敢跳出来乱扣帽子。 

 毕竟文人扣帽子,尤其在朝会上,那是必须拿出真凭实据。 

 不可能捕风捉影,或者乱说一通,这是需要负责的。 

 不能在没有真实证据下进行弹劾,但可以写成尚未证实的信息提出来讨论。/二^8,墈?书.惘¢ \追,最.歆¢章?踕? 

 如果事情得到了各相关部门一致共识,是可以进行调查取证。 

 尤其百姓的评价和其相关政绩都是重要的一环。 

 为官一方要是不能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没有业绩,政绩平平。 

 那这样的官也就没有提升的价值,如果十年都没有任何政绩,就要降级或调去其他边缘化的部门当差。 

 一般而言,能选拔出来的官都是真正的精英人士。 

 有心去学,不存在不会。 

 何况还有相关人才辅佐,这都干不好,那真的可以滚蛋,别占着茅坑不拉屎。 

 在文武百官中要名声,朱由检从未想过。 

 文武百官其实就是他聘请的管理人才,不行就首接罢免或滚蛋。 

 干得好,有奖励,干不好滚蛋,要是吃里扒外,破坏规则,那就抄家灭族。 

 今年的朝会,可以说是文武百官适应的一年,都在改变自己,适应天子的设计的朝会和各类制度。 

 没有人出来反对,也没有人以圣人之道教育天子。 

 天子是个非常务实的人。 

 “朕不反对文武百官劝谏,但必须自己也能做到,去践行了是正确的东西。” 

 “而不是一些大而空的玩意,无实际益处。” 

 “不能解决大明的困境,那这样的道理还是哪里凉快哪里待去。” 

 “说一万句,不如你去践行,印证其可行性。” 

 天子拿出理由以及复兴的目标,只求的是实效,而不是大而空的东西。 

 对于治国没有具体的规划和解决之法,那吹出来就没有价值。 

 这也是当下文武百官不敢与天子论的原因。 

 没有学以前那样,动不动就是太祖言圣人言。 

 具体实操是一样也不会。 

 这种眼高手低的货色,朱由检首接无视。 

 不具备说教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