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对土地贪心是为了子孙后代(第3页)

 再也不是世人眼中的朝廷鹰犬。 

 而是能为百姓做主的首达天听的重要机构。 

 是老百姓鸣鼓申冤的重要渠道。 

 “老奴不会让皇爷失望,一定不会让他们带走一分银子。” 

 魏忠贤对抄家和调查士绅藏银己有很高的造诣,经验极为丰富。 

 其他人还真比不过。 

 便是李若琏的锦衣卫也远远不如魏忠贤精湛。 

 李若琏在情报方面天赋卓越,但在抄家弄银子方面,就欠缺得很。 

 魏忠贤才是这方面的行家。 

 其手段和沉着冷静,更为可靠。 

 至少几次查抄贪污案件,都是魏忠贤挂帅领衔。 

 毕自严都亲自请过魏忠贤帮忙解决好多贪污难题。 

 可见魏忠贤在这方面,颇受百官好评。 

 至于内阁里面的臣子,就未必了,双方都是竞争者,在治国方面也存在不少理念差异。 

 不过朱由检提出的求同存异的规则,倒是没有搞出人命,为了推行自己的政策以及力量,给对手扣帽子泼脏水那一套。 

 没有人敢这样玩。 

 一旦调查属实,后果很严重。 

 “银子一定不能外流,这是我大明的东西。” 

 “至于高丽方面的事情,你也帮衬一二。” 

 “最好是给其建议。” 

 “对朕而言,开疆拓土,那是为了子孙后代的福祉。” 

 “土地越多,大明帝国的国民生存空间就越大。” 

 “这不能说朕贪。” 

 “历史告诉朕一个道理,对土地贪婪的皇帝才是一个好皇帝。” 

 “不求进取的皇帝,也就是士大夫手中的玩物。” 

 “最不可取。” 

 魏忠贤听明白了,这是土地要,银子也要,上至天子下至升斗小民,都要对土地有贪婪的心,这个样的帝国才能向外扩张,为民族扩大生存空间。 

 这个理由很强大,不是贪功,也不是为了名声,而是为了子孙后代。 

 以后谁还敢说天子好大喜功,是好战分子? 

 以尚武谋取民族利益,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