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早期投资(第2页)

 他立刻拿起电话,拨给陈默,尽管已是深夜:“调整调查方向,重点查苏宏昌和高逸早年,尤其是九十年代末到二十一世纪初,在北美通过华人商会进行的投资和资金运作,把所有关联项目和人脉网都给我挖出来!同时,比对我父亲同期在北美的投资记录,看是否存在商业上的正常交集或竞争,注意区分常规操作和恶意陷害。.d.n\s+g/o^m~.~n*e?t~” 

 吩咐完,他放下电话,看向许雾,语气缓和了许多:“你立了大功。” 

 许雾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希望能帮上忙。” 

 “帮了大忙。”陆离渊肯定道,他看着她眼下的青色,“现在,立刻去睡觉,剩下的交给下面的人去梳理。” 

 这一次,许雾没有反驳,她的确累极了。 

 之后几天,调查沿着新方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正如许雾猜测的,陆擎早年的一些海外投资,确实与苏宏昌操作的几个项目在同一地域同一时期,甚至存在过短暂的商业竞争或极小的合作份额。 

 一份关键的证据来自一位早已退休移居海外的老银行家,他是那个华人商会的顾问之一。 

 陆离渊的人费了不少力气才找到他并取得他的信任。 

 他证实,当年陆擎和苏宏昌在几个项目上确实是竞争对手关系,陆擎凭借更出色的商业判断和合法手段赢得了项目,苏宏昌则因此记恨在心。 

 高逸当时作为苏宏昌的得力干将,没少在背后搞小动作试图给陆擎使绊子,但都未成功。 

 老银行家还提供了一份保留的旧邮件记录副本,里面高逸向苏宏昌汇报时,明确写道:“陆擎此人过于谨慎正直,常规手段难以撼动,需从其薄弱环节或身边人入手……” 

 “薄弱环节或身边人……”许雾念着这句话,猛地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所以,他们后来才选择了从我父亲那里突破?” 

 “看来是的。”陆离渊脸色阴沉,“西洲项目时,我父亲已经基本收缩了海外投资,重心转回国内。苏宏昌在国内势力更大,于是联合了张威、孙茹茵,从你父亲那里找到了突破口,高逸则继续负责海外资金洗白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