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大儿子当兵(第2页)

 其实上山下乡政策,

 从1956年就有,

 只不过真正的高潮,是1968年开始,这一批学生毕业后,没学可上了,城市里也没有工作安排这么多人,政府就要求年轻人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李长青了解历史,

 早就有孩子们下乡的心里准备,

 按照下乡到1977年结束,

 家里有5个孩子需要下乡,一直到五宝李辉,等六宝到年龄,也就没这个政策了,

 他已经想好,大宝二宝五宝是男孩,可以下乡锻炼一下,但三宝四宝是女孩子,绝对不能下乡,他看过不少影视作品,比如天裕,知道女孩子下乡好多非常悲惨,

 “我知道,前两天轧钢厂开大会,也讲过青年下乡的政策,不过不着急,你们先在家安稳的呆着,等逼的紧了最后再说,顺便我也打听一下去什么地方比较好。_晓¢税,C^m*s? !埂\新?醉/全+”

 前世他也看过不少关于上山下乡的小说,

 很多都推崇东北,

 都说去大西北遭罪,

 也有去云南的,

 这些只是道听途说,他准备问问赵海洋,这家伙现在也是街道办副主任了,正好管着这一块,他肯定了解的更加详细。

 当然,

 如果能把孩子们都留在城里最好了,

 谁的孩子谁心疼。

 这天晚上,

 李长青叫上赵海洋喝酒,

 说了大宝的事,

 赵海洋道:“下乡不是最好的选择,长青,不如让大宝去当兵吧,大宝身体壮实,常年跟你锻炼,进了部队肯定是个好兵,努力干几年没准能提干,就算不提干,他是城市兵,等退伍回来也能安置一份工作,比下乡不强的多,你要是准备让大宝去当兵,我去给你弄名额。”

 其实之前李长青也想过让孩子们当兵,

 可他有些担忧,

 之后几年可不稳定,

 先是和苏联,而后和越猴,

 他的原身就是战斗英雄,被子弹穿胸,知道战争的残酷与危险,

 现在做了父亲,

 孩子当兵会担惊受怕,怕承受丧子之痛。

 喝完酒,

 晚上睡觉时秦淮茹看出李长青有心事,

 李长青说了赵海洋的话,

 秦淮茹也担忧起来,

 “咱们先别想那么多了,明天问问大宝什么想法吧,万一他不想当兵呢。”李长青劝秦淮茹,也是劝自己。

 第二天,

 李长青把大宝叫到屋里,秦淮茹也跟进来,

 “大宝,我找你赵海洋叔叔问了,下乡的话,他说去东北那边相对来说好一些,等什么时候实在催的紧了,我带着你去找你赵叔叔报名,到时候让他给你分到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