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瓜卖出了天价发家全靠它行走的石头子
第12章 今年的税收有点种
一车车麦子往晒谷场送,首到天彻底黑透,众人才停了镰刀,把割好的麦子全堆到场里。·5′2\0?k_s-w?._c!o.m^时海走过来接替时雯:“你先回家,这儿我看着。”
“好的小叔。”时雯应着往家走。
时老太早己做好晚饭,每人手里多了个煮鸡蛋。吃过饭,时雯跟小五、小六去了晒谷场,换时海回来吃饭。
三人望着场上铺开的麦子,心里又愁又喜——喜的是今年麦子长势不错,愁的是还得忙上好几天才能利索。时雯忍不住问:“这麦子咋脱粒啊?”
“用那边的石柱碾。”小六指着场边的石碾子说。
时雯瞅见那半人高的大石柱,惊得睁大了眼:“要用人拉?”
“地少的人家才用人拉,咱家地多,每年都租驴子。”小六解释道。
时雯这才松了口气,还以为得靠人力拉呢。
时海吃完饭回来,抱了床铺盖,看样子要在晒谷场过夜。时雯担心道:“小叔,这么多蚊子,不把你吃了?”
“不怕。”时海变戏法似的拿出个大草辫,时雯凑近一看,是用各种蒿草编的。他把草辫点着,立马冒出浓密的烟,刚才还嗡嗡围着转的蚊子,瞬间没了踪影。?x·g+g¢d+x~s\.?c~o,m′
时雯看着这简易又管用的驱蚊法,心里暗暗点头——古人在某些地方,倒真有不少聪明法子。
第二天的分工换了样:时海和刘氏守在晒谷场碾麦子,租的是村长家的驴,一天二十文,还得管驴子的草料。其他人照旧去地里割麦。
就这么连轴转了六七天,老时家的麦收总算要收尾了。这时村里其他人家也陆续开镰,晒谷场越发热闹,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夜里不那么忙了,几个小子带着时雯钻到麦垛堆里抓萤火虫。一闪一闪的光点在暗处飞,密密麻麻的,看得人眼花缭乱。时雯心里可惜:要是有玻璃瓶子就好了,装一罐子萤火虫,准能当小夜灯用。
她正想着,时义己抓了满满一把,手一张开,萤火虫“呼”地散开,像撒了把星星,引得众人都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