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瓜卖出了天价发家全靠它行走的石头子
第26章 时海定了亲事(第2页)
郑掌柜问过闺女的意思,见她低头抿嘴笑,便托了县里相熟的媒婆,备了礼往时家去。
时老太也托人打听了郑家:老两口是老实人,开包子铺多年从没与人红过脸,禾苗姑娘也勤快懂事。′j\i¨n+g¨w_u\h·o,t¨e~l′.?c?o\m*
两家约了日子相看,郑禾苗穿着新做的蓝布衫,站在院里规规矩矩的;时海虽有些局促,却也礼数周全。时老太拉着禾苗的手问了几句话,见她说话实在,眼神清亮,心里就有了数。
没几天,亲事就定下了,日子选在腊月初十。时海摸着后脑勺嘿嘿笑—-他终于也要娶媳妇了。
时老太成日里脚不沾地,时海那院子空荡荡的,她托人打了新衣柜、八仙桌,又扯了红布让牛氏和刘氏赶制喜服,连窗纸都打换成了透着喜气的红棉纸。
时雯在一旁看着,嘴角总带着笑——阿奶心里头最大的疙瘩,眼看就要解开了。
豆角还在断断续续地结,卖了足有两个月,首到枝头挂的豆荚稀了,时老太才让留种子,晒干了装在布袋子里,村里相熟的几家早打过招呼,明年开春就给他们分些。
院里的酸豆角腌了二十多缸,屋檐下也挂满了晒得干硬的豆角,透着股倔强,最后拢账时,时老太扒着算盘珠子一算,竟有十二两多银子。
时雯凑过去打趣:“这俩月豆角卖的钱,还不如三颗西瓜值钱呢。”
时老太拍了拍她的手:“照你这么说,我那三十亩白菜萝卜都别种了?”
时雯点头:“可不是嘛,全家人忙乎半年,还不及我那九十八颗西瓜的卖的零头。”
时老太收起算盘,正经道:“过日子哪能都靠特例?这西瓜是碰着了,寻常日子还得靠这些菜一点点攒,攒着攒着就多了。”
时雯扬起下巴哼了一声,眼里闪着光:“等着吧,往后让您瞧瞧我的本事。”
时义抱着两个圆滚滚的小西瓜,一阵风似的冲进院,举到时雯面前:“小妹你看!我就说不让你拔秧吧?这不又熟了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