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瓜卖出了天价发家全靠它行走的石头子
第34章 收好的粮食藏进迷宫里
转眼到了割麦的时节,小河早就见底了,河床上裂着蛛网似的干缝,连泥鳅都藏不住。^x¢7.0!0+t¢x?t′.,c-o`m′老时家分了工,女人们留在院里用石碾子压麦子,男人们和半大孩子全下地,镰刀磨得锃亮。
时老大先带着人砍倒了外围一片高粱,清出条能过驴车的路。割麦的镰刀“唰唰”响,麦穗沉甸甸坠弯了秆,割下来捆成束,装上车往家运,一趟又一趟,车轮碾过干硬的土路,扬起阵阵黄尘。
路过的人瞅着老时家的麦子,穗头又大又实,忍不住念叨:“还是人家老大勤快,开春就没断过浇水,你看这麦长得,比咱的强多了。”
时海听见了,嘿嘿笑两声,也不辩解,只顾着把麦捆码得更稳些——
今年家里院子多,地方宽敞,割下来的麦子首接就拉回了家。
晚上,时海带着乌金(家里的狗)守在麦地里。老话说得好,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年头粮食金贵,得看紧点。
连着割了三天,地里的麦子全弄回了家。男人们歇都没歇,转身又去东边地里,先割了小米,接着又割荞麦。粮食只有收到家里,心里才踏实,不发慌。,如!文*网, /已/发.布^最!新\章_节^高粱还没熟,暂时不用管。
去年租驴压麦子,又费钱又费劲。今年就不一样了,老时家轻松多了——按之前时雯画的样子,提前做了两台手动脱粒机,比用石碾子方便多了,脱起粒来也快。
院里的脱粒机转得“咯吱”响,小子们在旁边递麦子,胳膊举得高高的,刚好够着大人伸手的高度,大人们站在机旁接过来塞进去,不用再猫着腰捡,腰杆都能挺首些。
脱完麦粒,最爆腾的活计就来了。时老大端着大簸箕站在高处,往远处一撒,麦粒簌簌往下落,轻飘飘的麦芒和碎糠却被风吹到两边。
旁边俩小子举着竹扫把,扫飞到两边麦芒,扫成一小堆就装麻袋——这东西可得收好,家里的小羊最爱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