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瓜卖出了天价发家全靠它行走的石头子
第37章 城里卖甜杆(第3页)
“好嘞娘,我知道了!”时海脆生生应着。
第二车装好,时海带着时小三、时小西往府城去。这俩半大孩子乐坏了,长这么大头回进府城,一路叽叽喳喳没停:“开心!太开心啦!”
时老太叮嘱:“你们俩得听小叔的话,不许乱跑!”
“知道啦阿奶!”俩小子脆生生应着,眼睛亮得像星子。
送走他们,时老太转头拉过一旁的时雯:“大宝贝,快帮阿奶数数,地里还剩多少棵甜杆。”
时雯眨眨眼:“阿奶,您确定要数?”
“确定确定,快数!”
时雯没法子,只好钻进甜杆地里,一棵一棵点起来。
没一会儿,她钻出来报数:“阿奶,大大小小,一共五千二百八十八棵。”
“那你再算算,这些还能卖多少银子?”时老太往前凑了凑,眼里满是期待。
时雯掐着指头算:“全卖了的话,差不多十六两吧。”
“我的老天爷!”时老太一拍大腿,嗓门都高了八度,“这可真不少了!”脸上的褶子笑成了花。
“那今晚得让你大伯在这儿住下,得看着点。”时老太盘算着,“剩下的那些高粱米也先别刨了,这甜杆露在外头太打眼。
把这片刨完的地先腾出来,种上你说的那种耐寒菠菜,赶在天冷前能收一茬是一茬。”
时雯点点头:“行,阿奶咋说咱就咋干。”
家里有老人在,就像有了定盘星。遇事有人拿主意,难了有人撑着腰,一家子的日子就像被一根看不见的线串着,再琐碎也能拢得整整齐齐。
就像时老太这样,心里亮堂,手脚也勤,既能盘算着眼前的甜杆生意,又能想着往后种菠菜的营生,把一家子的心气儿都拧到一块儿去,这就是老人的分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