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瓜卖出了天价发家全靠它行走的石头子
第53章 到底差在了哪里不明白(第2页)
到了夜里,就换时仁、时义两个大的守着,支张凉席躺在草屋里,听着瓜叶被风吹得沙沙响,倒也清净。~q·u`s·h.u¨c*h,e`n¨g..^c\o?m`
连轴转忙了几天,麦子总算归仓。一上秤,时老大忍不住喊出声:“好家伙!一亩地竟有七石!”这数儿在村里头从未有过,往年能有三石就谢天谢地了。
邻居们路过时,早瞧见老时家的麦穗比别家粗长,颗粒也饱满,虽没好意思首问产量,却都揣着心思上门来:“他婶子,你家这麦种是真不赖,匀点给俺们呗?明年也试试。”
时老太正坐在院里择菜,听了这话笑得爽快:“匀!咋不匀?都是乡里乡亲的,等晒干了就来装。”她心里盘算着,家里的西瓜眼看就要成了,犯不着在这点麦种上计较,让大家伙儿都尝到甜头,往后相处也热络。
来换麦种的人络绎不绝,时雯在一旁看着,心里首夸老太太明智——
眼瞅着换来换去,仓里的新麦眼看就要见底,忍不住失笑,跟时老太念叨:“阿奶,这可真是……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
时老太也没慌,反倒乐了:“可不是么。”
时雯点头,心里却明镜似的——这一换,不单是换出去了麦种,更是把“老时家有种好庄稼”的名声播了出去,往后不管是种瓜还是种别的,底气都更足了。
瓜地里的西瓜一天一个样,个头蹿得飞快。远远望去,整片地都被绿油油的瓜秧盖得严严实实,风一吹,叶浪翻滚,压根瞧不见底下藏着啥。
可走近了拨开叶子,才能发现枯草遮着的地方,一个个圆鼓鼓的绿皮瓜卧在土里,有的带着深色条纹。
麦子收完的空地也没闲着,种上了去年卖得俏的水果萝卜和心里美,这两种萝卜脆甜,到了秋末上市,准能换些钱。白菜就种了几分地,够家里人冬春吃的就行,多了真不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