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院里有墙 仓里有粮(第2页)
临走时,时雯摘了个大西瓜让田老头带上:“田爷爷,这是今年新摘的,甜着呢,带回去给田奶奶尝尝。”
田老头接过西瓜,掂量着手里的银票,笑得满脸褶子:“放心,保准给你们弄得妥妥帖帖的!”
时海送田老头回了县城,往家赶时,心里惦记着早前和时老太、时雯合计的存粮事。.1-8?6,t¢x,t′.\c?o¨m.他没首接回家,借着家里要盖房、需备些粮食供工匠吃用的由头,绕去了县城里几家不同的粮店。
先到东街的“福源粮行”,定下三石精米、白面;又转到北街的“丰谷店”,要了五石小米,糙米;最后去了城郊那家常给农户供货的粮铺,加订了五石精米,白面。
每处都只说“家里盖房人多,先备些口粮”,没敢一次买得太多,怕引人注意。付了定钱,约好分批次送到家里,他才放心往回走。
回到家,时海跟时老太一说,时老太点头:“这样稳妥,慢慢存着,心里踏实。”时雯也笑:“等粮食都拉回来,地窖就能填满大半了,真遇上事也不怕。”
隔天,时海又去了镇上的杂货铺,一进门就跟掌柜的交代:“给我留三十个大缸,越厚实越好,做好了给送家里去。”
掌柜的笑着应:“要那么多大缸?这是要囤啥好东西?”
“家里想多腌些酸豆角、酸萝卜,今年收的菜多,存着冬天吃。”时海随口应着,又指着柜台里的盐糖,“再来二十斤精盐,二十斤白糖,粗盐要二百斤,都给我包好。”
掌柜的一边称货一边打趣:“你们家这是要把整年的咸菜都腌出来?”
“腌好了明年能卖个好价钱,”时海付了钱,接过沉甸甸的包裹,“顺带再拿些粗麻线、结实的麻袋,盖房用得上。”
等东西都搬上驴车,时海赶着车往家走。路上遇到相熟的村民问起,他便笑着扬了扬手里的盐袋:“腌菜呢,今年菜多,备足了料才够味。”
没人知道,那些大缸除了腌菜,还要用来装水用;那些盐糖,也早被时老太算进了过冬的储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