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时山来信打败仗了
先是有人上门来道贺,说说笑笑的,也有那没事闲坐的,搬个小凳在院里,东拉西扯说些街坊邻里的新鲜事。
中间就有那么几个人,凑到时老大跟前,小声嘀咕,说想把块地暂时放他家名下,说这样能少交点税。
时老大听着,心里头还真有点活动——毕竟能省点是点。可这事刚露点头,就被时雯瞅见了。她轻轻拽了拽时老大的胳膊,又轻轻说了几轮话,时老大心里立马明白了,那点动心的念头,也就歇了。
这几日,时满在家头一桩事便是迎来送往。院里的茶炉就没歇过,见了长辈躬身问安,脚不沾地忙了几天。
第五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他就往书院赶了。包袱里沉甸甸的,除了换洗衣物,还塞着家里做的腊肠和一罐子酸豆角。
时海套了驴车,慢悠悠往书院送时满。到了地方,帮着把包袱卸下来,又叮嘱几句“在书院好生念书”,才赶着驴车往回走。
没首接回家,而是先去往了城里铺子。
时老太头天晚上特意交代的,今年全家老少都得换身新棉袄棉裤,让他顺带捎些棉花、布料回来。
她连着进了三家铺子问棉花价,转了一圈,终究还是折回了头一家。_k?a.n?s_h`u,p¨u\.*c~o·m¨
这家掌柜先前说过量大有优惠,她便问:“掌柜的,多少算量大?能优惠多少?”
掌柜的瞧她是寻常农户打扮,心想再“量大”也有限,随口应道:“二十斤的话,每斤给你便宜两文。”
“那五十斤呢?”她又问。
掌柜的笑了,语气松快些:“五十斤,每斤便宜五文。”
“那一百斤呢?”
这话一出,掌柜的愣了愣,摆摆手:“大兄弟莫拿我逗趣,真要一百斤,每斤我给你优惠八文。”
“行,那就来一百斤。”
掌柜的眼睛“唰”地瞪圆了:“你确定要一百斤?”
“确定。不信?”
“不是不信,是怕你没带够银子。”旁边店小二插了句嘴。
他没说话,从兜里掏出一张百两银票,往柜上一放:“我没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