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瓜卖出了天价发家全靠它行走的石头子
第134章 往山里藏粮食(第3页)
不少老人看完,转头就去找时老太,念叨着明年育苗时想跟她买些苗。时老太笑着应下来:“好好好,到时候我家多育点,保准够大家要的!”
时老太蹲在院子里,瞅着摊了一地的红薯,不知道该怎么处置。
大个儿的都被拾掇出来了,一个个没有受伤的,个头大的,早被家里人搬进了地窖迷宫,这些大红薯码得整整齐齐,就等来年开春派上用场。
地上还剩些,是刨的时候不小心磕了碰了的,表皮带着伤,存不住。时老太也不心疼,招呼着家里人:“这带伤的别放着了,今晚就蒸几个,明儿再煮一锅,甜丝丝的,不比啥差。”
可吃是地上还有小一半没动。都是些个头小的,歪瓜裂枣,留着育苗不够格,拿去集市上卖?这年头兵荒马乱的,谁还有闲钱买这没吃过的玩意儿。时老手里拿着小红薯,唉声叹气的。
“阿奶,要不咱做红薯干吧?”旁边帮着收拾的时雯开口,“我们把红薯蒸软了,切成条晒干,能当零嘴,也能存着当干粮,顶顶实用。”
时老太抬眼瞅着孙女:“红薯干?那玩意儿能好吃?”
“您试试看,行不行您来定。”
时老太点了头:“好,那就试试。”
说干就干,家里的女人们齐上阵。把小红薯洗干净,上锅蒸得透透的,晾到不烫手了,就切成条条,摆在木板上在院子里晒太阳。白天晒,晚上收,赶上好天气,没几日就晒得半干,摸着筋道,闻着一股甜香。
试吃的时候,家里的年轻人大口嚼着,都说好吃,甜而不腻,越嚼越有味道。时老太也拿起一根,试着咬了咬,却皱起了眉——太费牙了,她这老牙口,实在啃不动:“没事,咱们多做些,你们年轻人吃着方便。”
于是,院子里到处晒得都是红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