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老三被送走的缘由(第2页)

 家里人都在地里忙得脚不沾地,时小五有他的事情要做,他那几些老母鸡,近来又犯了抱窝的性子,蹲在窝里一动不动,一门心思要孵小鸡仔。 

 这可把小五忙坏了。他忙着给母鸡添食,喂水。 

 家里的女人们也没歇着。房檐下的阴凉处,摆着张旧木桌,时家儿媳、孙媳妇围坐在一起,手里的针线“嗖嗖”地飞。,萝2??拉td小)x%说,; *<[免:费/?阅ˉ读′ 

 新扯回来的布料摊在桌上,青的、蓝的、带着点细小花纹的,都是耐穿的夏料子。牛氏眯着眼穿针引线,缝的是时老大的短褂,针脚又密又匀;儿媳手里捏着块蓝布,正给孩子们裁小褂子。 

 招弟、张氏、李氏这三位,肩上的担子更重些——外院那十三位汉子的夏衣,全指望她们手上的针线。 

 日头慢慢往西斜,木桌上的布料一点点变成半成型的衣裳,伴着女人们低声说笑,倒把这忙碌的日子衬得有了几分温吞的热乎气——毕竟,等这些夏衣做好,孩子们就能穿着新衣裳在田埂上跑,男人们下地也能多份凉快,想着心里就踏实。 

 春种的活计总算告一段落,院子里静了些。时老太眼神不好,歪在廊下的摇椅上晒日头,眯着眼瞧着媳妇们忙活。时雯手里捏着真针,怎么缝我缝不好,索性放下针线,凑到摇椅边坐下。 

 “阿奶,”她轻轻摇了摇老太的胳膊,“活计都忙完了,我陪您去找三叔吧?” 

 时老太瞅着小孙女清澈的眸子,那里面满是认真。她枯瘦的手搭在时雯手背上,慢慢点了点头,喉间“嗯”了一声。 

 “那阿奶,您知道三叔在哪儿吗?”时雯追问着,眼里闪着期待的光。 

 老太想了想,声音有些发颤:“你阿爷在世时说过,你三叔那户人家,是赵国人,就住在两国交界的地方,好像叫……练台村。” 

 “练台村?”时雯在心里默念了一遍,拍了下手,“指导村名字就好办,阿奶您先歇着,我这就去安排!” 

 “好好好,”时老太被小孙女的劲头逗乐了,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些,“听我的大宝贝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