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瓜卖出了天价发家全靠它行走的石头子
第165章 卖不出去的挂面(第3页)
三个媳妇本以为能凭这手艺大显身手,没成想热情被泼了盆冷水,一个个都有些蔫蔫的。
时老太却不这么看,沉声道:“再做两石麦子的,做好了就存到深山的崖洞里去。这东西耐放,再不济,也比面粉好保存,总有派上用场的时候。”
老太太发了话,三个儿媳哪怕提不起精神,也只能接着埋头忙活——和面的和面,擀面的擀面,院子里的木架上,又慢慢挂满了待晒的面条。
时间一晃到了八月,地里的玉米己长的金黄饱满,时老大先掰了些嫩的回家煮着吃。
牛氏心里惦记着时小西两口子,催着时老大赶牛车送些过去。到了酒楼后厨,牛氏刚从锅里捞出根玉米,用筷子插好,拿到了前台递给任雅:“小西媳妇,快尝尝,这玉米格外甜。”
任雅刚咬了一口,那股子清甜的香味就飘了出去。大堂的食客闻着味儿,探头问:“老板娘,这是什么?闻着真香啊。”
牛氏忙笑着搭话:“这叫玉米,是北边来的种子,刚下来的嫩棒子,甜着呢。”说着把剩下的半根递过去,“您尝尝?”
食客尝了两口,连连点头:“确实好吃!给我来两个,带回家给孩子也尝尝。”
任雅见状,当即定了价:“三文钱一根,五文钱两根。”没一会儿,带来的玉米就卖了大半。
牛氏乐得合不拢嘴,拉着时老大就往外走:“小西媳妇,我们先回了!明儿一早,我就让人多送些过来!”
“好嘞,娘。”任雅笑着应道。
刚坐上车,牛氏就催:“他爹,快点赶车!回去跟娘说说这好事,咱小西媳妇可真招财,这嫩玉米都能卖出钱来!”车轮滚滚,载着她满肚子的欢喜往家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