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全国都干旱(第3页)

 家里的长辈们都给孩子们备了满月礼,大多是金锁银锁,瞧着就喜庆贵重。唯独时雯的礼不一样,给三个小家伙每人一块小玉佩,玉质温润,上面竟刻着阿拉伯数字——分别是2、3、4。 

 这是她托汪思思在府城特意定制的,刻着“1”的那块,今早己经给了小妞妞。时雯用同一块墨玉打磨了二十块,打算往后家里添了侄子侄女,就慢慢分出去。 

 玉佩上的数字藏着什么意思,旁人瞧着新鲜,却没人能懂,只有时雯自己心里清楚——这是她给孩子们排的序号,像串珠子似的,把一大家子的牵挂都串了起来。 

 第二天吃过早饭,时满和汪思思收拾妥当,要回洛城去。 

 临行前,时满跟时家长辈们念叨:“听同窗和夫子们说,今年整个燕国都闹旱灾,情形怕是不大好。” 

 这话一出,时家人的心都跟着沉了沉——自家这点收成己是勉强,若是全国都这般,往后的日子怕是更难了。 

 这次时满动身,时老太没像往常那样塞银子,反倒让汉子们装了满满几麻袋粮:小米、高粱、荞麦、麦子、玉米,一样装了一麻袋。 

 汪思思见状忙要推辞,时老太眼一瞪,训道:“推啥?现在城里粮食金贵得很,这是家里刚收的,虽说颗粒不饱满,可也是能填肚子的正经粮食,带着!” 

 汪思思被训得没了话,乖乖点头应下,心里头却暖烘烘的——这沉甸甸的麻袋里,装的哪里是粮,分明是长辈沉甸甸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