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不要工钱要粮食(第2页)

 刘氏早烧好了热水,刘绵绵舒舒服服洗了个澡,换上姑姑赶制的新衣裳,针脚细密,布料柔软,贴在身上说不出的舒适。刘氏拿过布巾,轻轻给她擦着湿漉漉的头发,动作温柔得很:“放心住下,我都跟你姑丈、奶奶他们说好了。.萝?拉-小¨说/ -首/发^等过了这旱季,日子缓过来,再给你寻个踏实的好人家。” 

 “姑姑,谢谢您……”刘绵绵声音还有些哽咽,眼眶红红的。 

 “谢啥,都是自家人。”刘氏笑着拍了拍她的背,“说起来,也怪你随了我这模样,不然你娘也不至于总看你不顺眼。” 

 收拾妥当后,刘氏领着她去见家里人。时老太拉着她的手问了几句家常,时老大两口子也客客气气,孩子们围着她好奇地看,却都懂规矩,没乱说话。刘绵绵一一叫了人,见大家眼神里都是善意,心里最后一点拘谨也散了,脸上终于露出了真切的笑容。 

 时雯凑过来,拉着她的手打趣:“表姐,你看你瘦的,都快成高粱杆子了!可得好好养养,等养得丰润些,我就知道我娘年轻时候啥模样了——你们俩长得可真像!” 

 刘氏在一旁听着,忍不住笑出声:“可不是嘛,我年轻时可比她壮实,哪有这么瘦。” 

 院子里的笑声轻轻荡开,刘绵绵看着眼前这和睦的景象,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暖烘烘的。 

 家里打算收拾时小五住的院子,便请了几个木匠来。工匠们一进门就首言,工钱不要银钱,给粮食就行。 

 时家人这才惊觉,原来镇里、县里己有不少贫苦人家断了粮,连工匠们都宁愿要能填肚子的粮食,也不肯要一时花不出去的银子了。 

 时老太想了想,家里红薯囤得足,用这个顶工钱倒也划算,便一口应了。她索性又添了句:“索性把小六那院子也一并拾掇了,工钱照样用红薯算。” 

 工匠们听了,自然乐意,多做些活就能多换些粮食,当下便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时老太便让时山、时义带上两麻袋红薯、一麻袋棒子面、一小袋小米,还有一篮子鸡蛋,准备去府城把时满和他媳妇汪思思接回来。一来是汪思思孕期己重,二来城里粮食紧缺,实在不好置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