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寻医问药

时老大带着周年先去了县里的官家牙行,一问青壮的价钱,要二十两一个,可牙行里能挑的人没几个。两人没多耽搁,又赶去洛城的官家牙行——果然府城的牙行人多,单是青壮就比县里多了十倍不止。

牙行的人介绍,这些人里,有的是主家犯事被连累的下人,有的是家里欠债、被卖来的半大小子和丫头。时老大这次主要选种地的人手,没看丫头,只问了青壮和半大小子的价钱,得知和县里一样,都是官府统一定价:青壮二十两,半大小子十五两。他懂这里的规矩,没讨价还价,让要选的人都站出来,按自己的标准挑——专门看每个人的双手,要的是手上有老茧,透着力气的。

最后,时老大挑了十五个青壮、十五个半大小子。回去后,三十个后生先在外院洗澡换衣服,只是新衣服来不及做,只能大家凑了些旧衣服先让他们凑合穿,说好第二天再接着做新的。

按老太太的吩咐,再把人暂时安置在时小六的小院里。家里早买好了布料和棉花,家里所有小媳妇们凑在一起赶工,天黑前就给每个人赶制出一套新被褥及发了个人用品。

新选的三十个后生,吃饭都安排在外院,和周年他们一起。至于日后要学的规矩、该干的活计,都交由周年统一安排。为了方便称呼和管理,时老大还按他们的年龄大小,重新给取了名字,从“时一”到“时三十”依次排序。

等到晚饭过后,三十个后生整整齐齐站在堂屋前,挨个拜见了时家所有的人,除了时满外。随后时老大上前训话,先是说了些踏实干活、守规矩的叮嘱,又许诺只要好好干,日后衣食住行和月钱都不会亏待他们。训完话,才让众人各自散去,回外院休息。

开春的脚步一天比一天近,房檐底下挂了一冬的冰溜子,这会儿也熬不住了,白天老往下滴水,“滴答、滴答”的,把墙根都浸出一圈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