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请绣娘(第2页)

 最后选定了一位从南边来的绣娘,手艺在当地小有名气,一年要六十两银子。双方当场签了协议,给绣娘留了两天收拾行李的时间,约定好后日上门。 

 接着几人又往银楼去,跟掌柜定了金银头面,玉石的、珍珠的也各要了一套,最后还特意订了一套出嫁时戴的凤冠。¢x¢n*s-p¢7^4¢8,.~c¢o·m/这一趟下来,时老太带的银票首接用去了大半,可她脸上半点不心疼,反倒笑得合不拢嘴;刘氏更是跟着乐,连说“该有的都得有”。 

 把这些婚前要紧的物件都定妥当了,几人才坐着车,往县里的宅子去。 

 时义先赶着车回了小河村,时老太、刘氏和时雯则留在县里的宅子,打算小住几日。歇了头一天,刘氏便陪着时老太往韩家药铺去。 

 俩人跟连翘娘说明来意,时老太脸上带着点不好意思:“连翘娘,实在是有点唐突——我家那小六子,非得让我问问,要是他娶了王记豆腐坊的小云姑娘,能不能请王家也把那什么刀法教给他学学。” 

 连翘娘一听就笑了,摆着手说:“嗨,就这事儿啊!您放心,保准给您问得明明白白的!” 

 见连翘娘应得爽快,时老太悬着的心才算放下来,谢过之后,便回宅子里安心等消息去了。 

 第二天,时老太、刘氏正跟时雯在宅子里聊婚事的细节,院门外就传来了马车声——是时义赶车来了,还把家里西个小的都带了过来。 

 他把孩子往院里一放,冲时雯丢下句话:“小妹,你反正也没事,再帮着看几天孩子啊!我去接绣娘了。”说完不等时雯应声,转身就又赶着车走了。 

 时雯无奈地叹口气,拉着两个小姑娘往屋里走;至于双胞胎早一溜烟跑进屋里撒欢去了。 

 时雯把孩子领进屋,对着刘氏哭笑不得:“娘,你看三哥!每次我来县里住几天,他就把孩子往这儿塞。” 

 刘氏没顾上接话,伸手就把安平抱了过来,亲了好几口:“哎哟,我的乖孙女,快来奶奶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