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瓜卖出了天价发家全靠它行走的石头子
第270章 荒地三年免税
时海花了几天工夫,不仅跟着小吏们摸清了黑石县的地界,还翻遍了县衙里存的田亩册子,总算把这儿的情况摸透了——原来黑石县近一半的好地,都攥在几大家族手里,普通百姓只能守着些薄田过日子。-三^叶¢屋` *无?错~内-容·
琢磨来琢磨去,他最后挑定了五个村子。这几个村子紧挨着河边,浇水方便,可惜土地总面积不大,那些眼高于顶的世家瞧不上,没伸手抢,倒成了试种粮种的好地方。选定后,他立马去找时满,眼里满是笃定:“就这五个村!条件合适,又没世家掺和,咱们好办事。”
时满很快就把第一条法令颁了下去,白纸黑字贴在县衙门口的告示栏上,引得百姓围着看。
法令明明白白写着:鼓励普通农户开荒,凡新开垦的土地,头三年一概不征税。但也划了条线——家里土地己经超过五十亩的,没资格享这个免税政策,免得被大户人家钻了空子。
百姓们一看,顿时炸开了锅,有田少的农户当场就盘算起来:“三年不缴税,多开几分地,往后日子就能松快些了!”告示栏前的议论声里,满是藏不住的盼头。
时义生怕这好政策被大户们钻了空子,自告奋勇带着县里几个得力小吏,揣着告示抄件就下了乡。/0^0·小_说`网_ ¢更?新¢最?快`
他们一个村一个村地跑,进了村就把村民都召集到晒谷场,扯着嗓子把法令念得明明白白——哪类人能享免税、超过五十亩地为啥不算、开荒要怎么登记,半点细节都没落下。
遇到有村民嘀咕“会不会被大户抢了好处”,时义还特意拍着胸脯保证:“放心!谁敢从中作梗,咱们县太爷绝不答应!有事儿尽管往县衙报!”每走一个村,都把政策的底给村民们交得清清楚楚,就怕漏了哪个角落,让好经给念歪了。
时海揣着官府文书首奔北城村,先让随行小吏去把另外西个村的村长都请过来,等众人聚齐了,才开门见山说:“县令大人有令,今年你们五个村,地里种什么、怎么种,都得听县衙的安排——当然,自家新开的荒地除外。”
这话一出口,村长们立马炸了锅,有个年长的忍不住问:“咋新大老爷连地里种啥都要管?咱种了一辈子地,还能不懂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