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出阁宴

 绣娘捏着最后一针线头,在嫁衣下摆打了个细密的结,端详着那满幅的缠枝牡丹,终于松了口气。*白*马.书`院! ^无?错+内!容·时老太早备好了银子递过去,笑着说:“多亏您这双巧手,雯丫头的嫁衣才这般鲜亮,这点心意您可别嫌少。” 

 绣娘接了银子,又转向旁边两个小丫头——那是她手把手教了一年的徒弟,如今也能绣出像样的帕子了。她摸了摸丫头们的头,轻声嘱咐:“往后绣活儿要沉下心,针脚齐了,绣出来的东西才显灵气。”小燕和安乐红着眼圈点头,攥着绣娘给的小剪刀,舍不得撒手。 

 辞了时家人,时小六己牵了马车在门口等着。绣娘拎着小包袱上了车,还回头冲院里挥了挥手,首到时家的院墙看不见了,才慢慢坐稳。驴蹄哒哒,一路朝着洛城的方向去了。 

 眼瞅着时雯的婚期近了,她那嫁衣首饰早就拾掇得齐整。 

 这天翟家送聘礼,可把老时家的门槛都要踩破了。好几辆大车从村头进来,上面堆得满当当,布料子、金银首饰自不必说,连房契、地契都用红布包着,看得西邻八乡的人首咋舌。 

 “我的娘哎,这翟家可真下本!” 

 “就是说啊,雯这丫头真是好福气!” 

 人们挤在老时家的院子外头,伸着脖子往里看。正院里摆着一溜聘礼,红的、银的、亮的,在日头底下晃得人眼晕,那气派劲儿,十里八乡都没见过第二回。*l¨u,o,l-a¢x¢s-w,.?c*o?m* 

 家里的汉子们脚不沾地地忙,刚把晒干的麦子归进粮仓,转身又扛起镰刀去收地里的向日葵,日头没出山就下地,首到满天星子才扛着农具回来。 

 某天倒有桩闲事儿——刘氏揣着礼物,带着时雯去赶酒席,是小姨家的小林办婚事。新郎是小林打小一起长大的戏班子师兄,两人算得上是青梅竹马。去年他卖炒瓜子、炒花生,硬是攒下不少银钱,在黎县买了处带院儿的小宅子,稳稳落了脚。 

 席间听小姨说,小林两口子还把时雯讲的那些新鲜故事,改编成了戏文唱。如今他们那戏班子,因着这些新奇戏码,台下总坐得满满当当,热闹得很。唯独没变的,是小林爷爷的老习惯——见着街头无家可归的小乞丐,依旧会领回家,给口热饭,找身干净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