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曲辕犁出现

翟景明俩人一回到住处,就扎进东院里。俩人围着画满线条的木板琢磨,一会儿改改犁辕的弯度,一会儿调调犁铧的角度,总算在二月底把那曲辕犁给攒了出来。

俩人火急火燎赶到时雯的庄子,一进门就喊周五叔,还拉上庄子里最懂种地的老农,非要当场试试新东西。

周五找了块沙土地——这种块地已化冻,周五拉着新犁在前头走,老蘑农在后面扶着,刚一拉绳,俩人都愣了:往常使老犁,得卯足了劲往前拽,走两步就一身汗,今天这新犁跟长了顺骨似的,顺着土垄就往前滑,不用费啥劲,犁出来的沟又直又深,土块还散得匀匀的。

老农停下犁,摸了摸犁头,又蹲下来扒拉扒拉刚翻的土,咧嘴笑了:“好家伙!这玩意儿是真省劲!比老犁强太多了!”

周五也跟着点头,拍了拍新犁的木把:“可不是嘛!这玩意儿省力气还出活,开春种地有这宝贝,种地速度定能快上不少!”

时雯看着刚试过新犁的两人,忽然想起什么,皱着眉问:“周五叔,庄子上现在没有牛和驴?”

周五听了直摇头,语气带着点无奈:“回大小姐,真没有。”

“是我疏忽了。”时雯拍了下额头,随即道,“过两天你得空去镇上或邻村看看,买两三头回来,公母都有最好——往后耕地得用,要是能下小牛崽儿更好,往后庄子里的牲口也能慢慢多起来。”

周五连忙应下:“哎,我记着了,定挑壮实的买!”

临走前,时雯从随身的荷包里掏出五张一百两的银票,递到周五手里:“这钱你拿着,庄子里该买的——你看着置办,记好账就行。要是不够,再派人去跟我说。”

周五双手接过银票,小心叠好揣进内袋,:“嗯!我知道了大小姐,您放心,每一笔开销俺都记清楚,绝不让银子白花!”

于是时雯两人又把曲辕犁带回了翟家。

回了翟家,俩人一进门就凑在一块儿商量,时雯提议:“这曲辕犁是好东西,咱得多做几个才够用。依我看,犁头那铁家伙,咱自己打不来,不如找打铁铺子订做,他们手艺熟,做得也结实。”

翟景明点头:“这话在理!那犁把手是木头的,就找木匠铺子做,等拿回家我在来组合。

俩人越说越觉得这法子妥帖,当即就让五斤把这两件事给办了。

农历三月中旬,五把曲辕犁总算做了出来。时雯拿着刚装好的犁,跟翟景明说:“你在家等着把剩下的组合好,我先带三把回小河村,顺道问问种子的事——别耽误了开春播种。”

翟景明笑着应下:“行吧,你去你的。家里有我,剩下的保管装好。”

时雯没急着动身,反倒先去了翟老爷的院子。她笑着问:“爹,今年咱家打算买些啥种子?我回娘家正好顺道带回来,省得再让人跑一趟。”

翟老爷想了想道:“你任伯伯家去年种的那水稻就不错,煮出来的味道好得很。咱家那几块靠近潮白河的地,水足土肥。你回去问问你爹,能不能多给咱家留点稻苗——往年你任伯伯说稻苗紧,不肯卖给我。”

时雯听了点头:“好,我记着了。肯定把稻苗的事办妥,绝不让咱家误了插秧的时节。”

时雯又追问:“那其他的粮种,比如玉米、麦子这些,爹您有主意吗?”

翟老爷摆了摆手:“那些你看着办就行。你娘家要是有多余的粮种,能卖给咱家多少,咱家就收多少——你办事,爹放心。”

时雯嘴上应着“好,我晓得了”,脸上依旧端着沉稳的模样,心里却早笑开了花:到时候给多少、给哪种,还不是我说了算?哪用得着犯愁。

当天下午,时雯就带着大暑、小暑两个丫鬟,拉着三把曲辕犁,慢悠悠坐着马车回了小河村。

小河村的时家早早忙活开了——汉子们扛着铁锹、锄头拉着老牛正往田地里送粪。

时雯刚从翟家回来,一掀马车帘子就跳下来,朝着内院扯着嗓子喊:“阿奶!阿奶!我回来了!”

时老太拄着拐杖慢慢从屋里走出来。时雯凑近一看,心里头忽然就酸溜溜的——这才多久没见,阿奶的背比上次更弯了,脸上的褶子也像多铺了层纸,深深浅浅的。

时雯赶紧上前两步,双手轻轻扶住阿奶的胳膊,声音里带着点撒娇的软意:“阿奶,我想你了。”

时老太被她扶着,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拍了拍她的手:“这刚多长时间没见,就又想我了?”

“都有半个月了吧!”时雯小声反驳。

时老太忍不住笑出了声,慢悠悠道:“呵呵,那可不是短了。”

时雯扶着时老太的手就往马车那边引,语气里满是雀跃:“阿奶,给您看我这次带来什么好东西!大暑、小暑,快把那把曲辕犁搬下来!”

两个半大的丫鬟应了声,合力从马车上抬下犁具。时雯指着犁身,笑着给阿奶介绍:“阿奶您瞧,这是翟景明照着我说的法子做出来的!我们试过了,用着省时又省力,比老犁好用多了!”

时老太凑上前,眯着眼仔细打量那曲辕犁,又伸手摸了摸犁头,脸上的笑意止都止不住,连连点头:“好好好!真是个好物件!我家小雯就是聪明,能想到这法子,找的夫君也是个厉害的,手这么巧!”

时雯小心扶着阿奶往屋里走,把人稳稳搀到炕沿上坐下。祖孙俩就着窗外的日头闲聊,话匣子一打开就没停。

没聊多大一会儿,刘氏带着安平来到了屋里,凑到炕边坐下,你一言我一语地加入了闲聊,屋里的笑声顿时更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