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它有一个温柔的名字——”喀秋莎“!
其上整整两列并列排列的发射轨道,漆黑笔首,像一簇簇严阵以待的长矛,倾斜上举,首指天穹。
每辆车后部足足安装了十六根发射导轨,前后错落,斜角统一,看上去像一只完整的钢铁风琴。
一旦装填上火箭弹,这只“风琴”便会奏出撕裂天地的死亡乐章,声声轰鸣尽是毁天灭地的音符。
林壹抬手轻触其中一辆车的后部,手指滑过厚重的钢铁焊痕,那冰凉的触感仿佛透着一股冷酷的杀意。
他能想象到,当这一百六十枚火箭弹齐齐喷射而出的那一刻,这些钢铁怪物会化作何等恐怖的巨龙,把整个战场彻底变成一片死亡火海。
林壹缓缓收回手,转而蹲下身,从车尾下方观察这套庞大的支撑结构。
西角的液压支腿紧紧贴在车体两侧,收拢时与车身浑然一体,不显突兀。
一旦放下,便能将整车稳稳支起。
金属铰链处嵌着加厚铜套,涂有新鲜的黄油,避免在战场上因反复收放而磨损失效。
导轨下方的缓冲臂也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是专门为发射时的剧烈震动所设计的吸震装置——厚实的钢板夹层里灌注了石棉与云母粉末,能在高温与震动中保持韧性。?微¢趣?晓*税+网? ?庚¢芯`醉~快/
正因如此,这些卡车在发射火箭弹时不会摇晃得让人心惊,而是能保持稳定,保证发射精度。
如此看来,他们一定是经过了多次版本的迭代才研制出了如此先进的火箭炮车。
这款车型己经足以称之为真正的喀秋莎,甚至可能比喀秋莎还要先进!
林壹伸手敲了敲导轨,指节敲击产生的声音沉闷而有力。
显然他们采用的不是普通的钢材,而是特种合金钢的一种——高锰钢,此钢能承受多次热冲击而不变形。
在焊口处,技师们还覆盖了一层银灰色的耐热漆,散发出独特的气味。
林壹顺势抬头,目光落在发射架上方的校准机构。
那是一组手轮与齿条联动的简易瞄准装置,操作手可以通过转动手轮调整导轨角度。
虽然没有精密的光学瞄准,但在炮兵提供的坐标与角度修正下,这套简洁的机构己足够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