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胜利——全都是我们水窑厂的!!(第2页)
铜锭区堆至齐腰,模口清晰标明来源与纯度。
黄铜、紫铜分列成行,一部分注记对接弹壳与弹套,另一部分标注为电机专用。/k·s′j?x-s!w·.^c!o/m?
钢材区更显巍然——h型、角钢、板材、圆锭层层叠叠。
几名战士抱来几本厚册,封皮印有“鹿泉据点军需仓储?登记台账”几个日文字,内页详列装运清单:港口、船名、提单、码头仓位、分发去向,一一清楚,甚至连与“奉天厂”“新京兵工”“热河造修所”的调拨路径都标注得分毫不差。
单据、图纸、印章与密钥随即密封,列入重点护送之列。
这些纸面上的线条与印戳,像是另一张敌人的血管图谱,比冰冷的金属更具价值。
很快,仓库的大门被一间间推开,日本人囤积至此的原料规模,似乎远超众人想象。
在某座大型仓库的主通道两侧,整整齐齐码放着一排排钢锭和圆钢坯,厚重得像一堵墙。
战士们蹲下用锤子敲击,金属声沉实有力,证明这批钢料质量极高。
旁边的牌号标记清晰,有的适合轧成炮管,有的用于车体装甲,还有一批标注“特厚板”,厚度足够铸造坦克的防护板。
靠近内侧的小库房里,则是各种有色金属。
成摞的铜锭泛着暗红光泽,被细分成黄铜和紫铜。
战士们一看就明白,这就是造子弹壳、炮弹套的好料。
再往里,是齐腰高的铝锭,表面泛着冷白的光。
标识牌上写着“高纯度铝”,堆得和小山一样。
懂行的战士一掂,立刻眼睛放亮。
这是造飞机蒙皮和散热片的硬货。
再往深处,还能看见一批银白色的合金锭,上头打着“mg-Al”字样,轻得出奇——这是镁铝合金,飞机发动机壳体、油箱都少不了它。
另一角落,是一溜黑亮的铁桶,外壁漆着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