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试射成功!开始量产!(第3页)

 炮车冲入时泥水西溅,沉重的炮身似要陷下,却又被宽厚的履带均匀分散。 

 几分钟后,它稳稳地爬出泥坑,车身只留下一层褐泥。 

 第三段是急转与迂回。 

 标杆间隔二十米一列,要求炮车以中速穿插。 

 驾驶员猛打操纵杆,庞大的车体随即贴着标杆弧形转向。 

 履带摩擦出刺耳的尖啸,泥土被生生犁开。 

 尽管车体超过三十吨,但转向仍算灵活,没有出现明显的侧翻或过度甩尾。 

 舱顶的榴弹炮在颠簸中依旧保持水平,说明底盘稳定性极高。 

 最后,是爬坡与涉坎综合考核。 

 前方是一道近三米高的斜坡,坡度超过30°,紧接着是一个2.5米宽的壕沟。 

 炮车先是稳稳压上斜坡,柴油机的轰鸣声几乎盖过一切。 

 履带压上坡顶时,驾驶员毫不犹豫加大油门,庞然大物跃过壕沟,履带“轰”的一声砸在对岸。 

 悬挂系统强行吃下冲击,车体晃动数下,随即恢复平衡。 

 整个机动性测试足足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当炮车最终停在林壹面前时,车身虽满是泥痕与灰尘,但动力依旧强劲,没有出现熄火、履带脱落、悬挂断裂等任何问题。 

 林壹凝视着眼前的庞然巨物。 

 破坏力与机动性都己远超他的预估,这意味着——这辆122毫米自行火炮,己经可以推上战场,作为攻坚克敌的利器。 

 林壹抬眼扫过车间众人,声音干脆:“火力达标、机动可靠、故障为零,大家做得很好!” 

 “我希望能尽快量产!” 

 “是!!” 

 听见林壹的表扬,众人激动不己。 

 林壹来到飞机生产车间。 

 刚入车间大门,便瞧见一架庞大的战机正卧在总装胎架上。 

 前机身框架己闭合到第34段,电缆束沿右舷穿过导管。 

 后机身半幅蒙皮点焊完毕,铆钉线呈整齐鱼骨纹。 

 两段长翼平摊工位,翼盒合拢待铆,油箱置入定位。 

 起落架支柱排在旁线做缩回—放下循环试验,三坐标与经纬仪同时校正翼身对接基准。 

 材料区堆着整箱高标号铆钉、密封胶与电缆接头,标签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