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加速研制——B-29战略重型轰炸机(第2页)

 纵梁与环框的结合处看似严丝合缝,但在林壹眼里,也有致命偏差。 

 “这里的环框加固方式错了。”林壹沉声道,“你们用了‘整圈铆接’,以为更结实。但图纸上明确标的是‘分段浮铆’,为什么?因为这里是增压舱的过渡段,整圈铆接会把应力集中在接缝处,一旦反复胀缩,就会裂纹扩展。^咸~鱼^墈_书~罔\ _哽!歆.嶵+哙?分段浮铆才是为了让应力释放。” 

 说罢,他用粉笔在框架上划出两道弧线,示意重新开孔的位置:“按照我的标记,重新布置。记住,强度不是靠‘钉得越多越死’来实现,而是靠应力分布。” 

 接着,林壹又指出几处问题。 

 工段长额头渗出冷汗,连声称是。 

 林壹又移步到机头段。 

 透明鼻罩的钢框架己经安好一半,工人们正准备装配。 

 他眯眼盯着鼻罩框架片刻,走近几步,伸手轻敲了一下最上缘的弧段。 

 “先停一下。”他的语气不高,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分量。 

 工人们下意识停下手里的铆枪,空气里只剩下焊花噼啪的声响。 

 林壹指着工装夹具与框架的契合口,耐心说道:“这里不是你们铆得不首,而是理解错图纸的意思了。鼻罩并不是整圈刚性固定,而是要留出一定浮动余量。” 

 他抬手在图纸标记的位置点了几下:“这几个小三角符号,不是让你们多打一圈螺钉,而是‘浮点’。要用浮动座加橡胶垫圈,螺钉力矩控制在范围内,西周留出热胀冷缩间隙。这样才能保证在高空低温、反复增压的环境下,不至于开裂。” 

 一名年轻工人面露惭色,小声道:“厂长,我们当时想着钉得紧点更牢靠……” 

 林壹摆摆手,语气缓和下来:“你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想着让它更结实。但飞机结构不是钉得越紧越好,而是要让应力能自己释放。就像人呼吸,要有进有出。” 

 他转而又看向鼻罩内壁:“还有这个地方。内壁全是亮面,会把瞄准镜的视野反射成一片鬼影。这里需要喷涂哑黑涂层,图纸上的阴影符号就是这个意思。” 

 说完,他语调一缓,扫了一圈仍有些紧张的工人们:“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图纸里要表达的意思有时候不容易一下子看透。而且有的地方看似‘麻烦’‘没必要’,其实都有道理。不要怕麻烦,尤其是我们负责飞机制造的同志,往后的飞机只会越来越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