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9章 当然!我说的是大周!(第2页)
不过感受着景仁期盼的目光,古三思也是觉得说点没什么大不了的,叶明盛一向也不是很在意这些,民间那些老百姓背后蛐蛐他,他也都没有理会,自己说点事实,陛下就算是知道,多半也会一笑置之。
想到这里古三思也是开口说道:
“陛下说的很对,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完美的组织架构,任何组织架构都是有利有弊的,谁如果说某种组织架构是完美无瑕,没有任何缺点的,那他一定是在撒谎!”
“分封制有优点也有缺点,郡县制也同样如此!”
“郡县制的缺点就在于,第一就是中枢对地方控制力太强了!”
此话一出景仁有些疑惑的说道:
“老师,你刚才不是说,对地方控制力加强是优点吗这现在怎么又说是缺点我都有点糊涂了”
古三思解释道:
“景仁,你要从两个角度来看!”
“站在王朝稳定,维护统治的角度上来说,对地方控制力加强是优点!”
“但是如果我们站在地方发展的角度上来说,中枢对地方的控制力,这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景仁,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能理解了,江南,淮南水系众多,一到了夏天雨水增多,南江两岸就容易发洪水!”
“而应对洪水就需要前期的预防,中期的防范,以及后期的善后!”
“前期的预防指的是疏通河道,修建大坝,中期的防范指的是加固河坝,组织泄洪等等,后期的善后就需要就是救治灾民,防范瘟疫!”
“在前朝大周,府一级修建河坝因为涉及到了给朝廷缴纳税赋的问题,所以必须要上报给工部,工部派个郎中或者员外郎考察,考察之后写报告返回了洛安交由工部高层审核,工部审核完了,户部还要审核,这两个部门审核完了都批准了上报给皇帝,最后皇帝批准了,才会允许修建!”
“这一套流程走下来,快的话都要半年的,慢一点的话都可能得两三年的时间!但是那洪水可不等人啊,汛期一到那就是滔天大水”
听到古三思这么说,景仁有些不解的说道:
“那为什么知府不下令先行修建再补审核,又或者一边审核,一边修建呢”
古三思闻言脸上的神情也是变的复杂了起来,良久他才缓缓说道:
“殿下你这个问题是个非常好的问题!”
对于古三思的夸赞,景仁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而在这个时候古三思则是继续说道:
“殿下你觉得人为什么要当g”
对于这个问题,景仁虽然不是很明白古三思的意思,但还是开口讲道:
“寒窗苦读十几载,考取功名自然是要报效朝廷,为g一任造福一方!”
不等景仁把话说完,古三思就是摆了摆手说道:
“殿下!我想跟您说句实话,不知道您愿不愿意听”
“当然!老师有教诲,学生洗耳恭听!”
“殿下刚刚我问你的问题,这是在我担任吏部尚书之后,陛下曾经问过我的,我的回答跟殿下说的差不多,但是陛下却是对我的回答嗤之以鼻!”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陛下的原话!”
“陛下说为国为民,造福一方这种冠冕堂皇的话,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空话假话!”
“大乾g场上肯定有人有这样的想法,但往多了说这样的人在g场上也十不存一”
景仁闻言眨了眨眼说道:
“先生!这像是我爹会说的话!”
古三思摇了摇头,似乎回想起了叶明盛跟他说这话时的情况,有些感慨的说道:
“陛下所言虽然直白刺耳,但不得不说是一语中的,直指事情的关键!”
“基于这一点,陛下又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观点,那就是q力只会向q力的来源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