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命令与征服拉丁海十三郎

第1317章,请开始你的表演




                十月中旬……



    十月下旬……



    淞沪战场,依然处于胶着状态。



    交战双方,在罗店、大场、闸北一线顶牛。每天拼消耗。



    系统记录的日寇师团番号,开始出现2开头的。包括21、25、26等师团。说明日寇还在扩军。



    除了20以内的常备师团,和101-120之间的特设师团,日寇开始组建21-30之间的特别师团。



    日寇投入淞沪战场的兵力越来越多。



    在华北,日寇已经占领大同。打开了通往太原的门户。



    汤恩伯率领的嫡系部队,已经撤离战场。将战场完全交给晋绥军。还有八路军。



    阎老西拒绝黄埔嫡系进入晋省范围。叫喊“晋人守晋土”。



    老蒋也是无暇他顾,于是命令嫡系撤出。



    情况大致就是这样。



    具体的细节,张庸也不清楚。



    这个时代的公共信息通道,是非常缺乏的。



    哪怕是张庸这样的级别,也不可能得知所有的信息。很多都错过了。



    有的则是因为保密需要。



    比如说大同陷落。就没有任何报纸提到。



    不是不想提。是不敢提。国府不允许。生怕会造成民众恐慌。



    淞沪战场的消息,其实也很少见报。



    报纸上刊登的,都是胜利的消息。都是各种大捷。



    每天都能消灭成千上万的日寇。



    如果将所有的战报统计出来,被消灭的日寇数量,至少能组建一百个师团了。



    所以,不明真相的老百姓,对战事都是非常乐观的。



    尤其是那些内地的老百姓。



    这里说的老百姓。不是那些目不识丁的最底层。



    而是有一定文化水平。有一定经济基础。能够看得懂报纸。看得懂电报的民众。



    那些目不识丁的最底层,对不起,还没资格称百姓。



    在国府潜意识里,他们不算人。



    虽然扎心。残酷现实就是如此。



    叫口号是四万万。实际上,最多只有五千万算是国府需要考虑的“人”。



    其他的三亿五千万,无论国府做什么,他们都不会有反应的。也无力反抗。所以,根本不需要考虑他们的感受。



    “专员,麦克法兰来了。”



    杨智的话将张庸拉回到现实当中。



    缓缓摇头。需要适应一下。



    在战场上摸爬滚打惯了,居然有点不适应奢靡的生活了。



    端起咖啡,浅尝则止。



    很苦。但是很提神。脑子需要刺激。



    唉……



    现在,张庸是住在马迭尔旅馆里面。



    准备和日寇秘密交易。



    主要是放人。



    释放两个日寇大佐。



    这件事,统帅部是知道的。



    所谓的统帅部,其实就是老蒋本人。



    放人。



    条件张庸自己想。



    所得收入,全部进入中央储备银行。



    张庸判断,这里面,多半是有夫人的手尾。可能有远洋电报沟通?



    “张!”



    麦克法兰进来了。



    似乎非常热情的样子。其实是装的。



    自从淞沪战场开打以后,张庸就明白对方的嘴脸了。都是做样子的。



    真正需要援助的时候,一毛不拔。



    口惠而实不至。根本没实际行动。



    夫人目前是在华盛顿,谋求美丽国出面调停,但是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答复。



    不知道罗斯福是什么反应?夫人可是私人支助了十万美元的。



    还是他张庸首先出的钱。夫人后来通过嫁妆的形式补给了宋子瑜。别前脚收钱,后脚就忘了。



    “请坐。”



    张庸神色平淡。



    国力弱小。就是被人欺负啊!



    自己没有能力自给自足,真是处处受制于人。



    唉……



    “张,我有个事情问你。”



    “说。”



    “日本人在战场上缴获了一些汤姆森冲锋枪,还有加兰德半自动步枪。这些武器,你们是怎么弄来的?”



    “买来的啊!”



    “买?”



    “当然。我是花了大价钱的。高于市场五倍的价格!”



    “什么渠道?”



    “这是秘密。我怎么可能告诉你?”



    张庸毫不掩饰的冷笑。



    不要问。



    问就是买来的。



    是高于市场五倍的价格。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五倍价格,足够军火商疯狂。



    什么限制出口!不存在的。前提是真的有五倍价格!



    军火商自己都会想办法送货!



    “张,我非常迫切的想要知道真相。你必须帮助我。”



    “真相就是感谢你们政府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