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新的方向(第2页)

“是!李总。”

“另外质量问题是重中之重!马总在这一块必须要慎重。”

“是!李总,我绝对不会让水花地产出现质量问题。”

“还有采购部的同事们,钱是永远赚不完的,谁要是做出以次充好的事情,别怪我李水花不讲情面,送你们去监狱里唱铁窗泪。”

“……”

发布会后,银川总部顶楼的战略研究室灯火通明。

李水花与核心团队分析着卫星地图:“京城这块工业遗址地,改造风险太大……倒是天津滨海新区,政策红利明显。”

“不行!天津比较特殊,水花地产绝对不进入天津。”然而坐在角落里的苏宁却是直接阻止了李水花。

“为什么?”

“你不需要知道为什么!照做就行,记得在地块高点抛售就行了。”

就在此时,麦苗突然推门而入:“李总,万科王石董事长秘书来电,想约您下周三交流轻资产运营经验!”

众人欢呼中,马得宝悄悄检查着明天飞往沈阳的机票……

那里新落成的“雪乡文化村”即将验收。

窗外,贺兰山轮廓在暮色中巍峨耸立,如同企业稳健发展的最好见证。

2006年元旦,水花集团年度盛典在自家水花广场举行。

当李水花宣布年销售额突破280亿、净利率保持18%时,台下西北银行的代表们集体起立鼓掌。

大屏幕切换实时画面:西安赛上江南广场里人流如织,银川住宅区灯火温馨,青岛工地上塔吊如林……

庆功宴上,李水花将“年度之星”奖杯颁给马得宝。

这个曾经的农村青年,如今管理着800人的质检团队,经手项目合格率100%。他腼腆地说:“其实最该感谢苏老师,是他教我用大数据分析质量隐患……”

角落里,刚从京城回来的苏宁微笑举杯。

他公文包里,正躺着最新版的《西部大开发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其中“支持西北龙头企业跨区域发展”的条款旁,画了个小小的红圈。

……

清晨六点,西吉县最偏远的白崖乡还笼罩在雾气中。

14辆橙黄色校车已经发动引擎,车头上“水花希望”四个字在晨曦中闪闪发亮。

老司机马师傅擦拭着挡风玻璃,对前来检查的教育局干部说:“这车可结实,去年冬天大雪封山,照样把娃娃们安全送到校。”

与此同时,八十公里外的闽宁镇希望小学,白崇礼正站在新建的塑胶跑道上出神。

操场边那排白杨树是建校时他和学生们一起栽下的,如今已有碗口粗。

教学楼里传来琅琅读书声,多媒体教室的电子屏上正播放“海底世界”科普视频。

“白校长,该升旗了!”少先队辅导员轻声提醒。

“好!这就来。”

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白崇礼望着孩子们红扑扑的脸蛋,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金滩村小学……

那时的“操场”是块压实的黄土地,每逢刮风,师生们就得捂着口鼻上课。

最困难时,全校只剩三支粉笔,他不得不用木棍在沙地上写字教学。

“现在好了。”仪式结束后,他摩挲着教学楼墙砖对来访的李水花说,“暖气、电脑、实验室……比县城的学校还齐全。”

李水花笑着递过一份清单:“下个月再给您配个天文望远镜,让孩子们看看星星。”

她指向远处正在施工的工地,“那座是教师公寓,明年就能解决老师们的住宿问题。”

“水花,你和苏宁为西海固做的太多了。”

“我们都是西海固土生土长的子弟,自然是要回馈家乡。”

“水花,你不恨那些经常捣乱的人吗?”

“白老师,我和苏宁的追求是让西海固脱贫,不可能因为私人仇恨而影响大局的。”

“……”

正说着,一阵引擎声由远及近。

五辆崭新的校车缓缓驶入校园,车身上绘着卡通模样的岩画图案。

孩子们欢呼着围上去,摸着锃亮的车门把手叽叽喳喳:“这次是空调车!”“窗户好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