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司藤8(第3页)

岁月在门楣上刻满了斑驳的痕迹,枯藤缠绕着褪色的雕梁,无声诉说着昔日的显赫与沉寂的荣光。
宅院深深,高墙锁闭,仿佛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精心封存着一段尘封已久、不愿示人的往事。
庭院内寂静无声,唯有风声掠过荒芜的草木。
司藤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张旧照旁,那一行清隽却有力的题字之上——“赠予挚友,愿如藤英,坚韧长青。”
落款处,那个名字如同宿命的烙印,再次刺入眼帘:白英。
“这字迹,绝非秦放那位太爷爷所能书写。”司藤的指尖轻轻拂过冰凉的相纸边缘,声音低沉而确信,“是他曾数次提及的那个‘白英’。她究竟是谁?”
这个反复出现的名字,像一把固执的钥匙,一次又一次地试图撬开被时光重重紧锁的谜团之门。
她的思绪不由飘远,想起许多年前,那个唯一耐心教她识文断字、让她初窥人类情感世界的男人,邵琰宽。
他曾是她漫长孤寂生命里偶然照入的一缕微光,让她心生错觉,以为真能触碰温暖,却也最终让她尝尽了人性最深处的薄凉与虚伪。
“邵琰宽……”司藤喃喃低语,眼中掠过一丝复杂的追忆与冷冽,“苏宁,你在达那‘遇见’我,以及你提到的那个秦放,绝非偶然。这一切看似散乱的线头,似乎最终都绕回了这个人身上。”
而当苏宁提及秦放父亲曾让他寻找一个名叫“贾贵宏”的人时,司藤眼中闪过一丝罕见的迷茫,她对此人毫无印象,这个名字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未激起任何记忆的涟漪。
接着司藤再次让苏宁前去详细调查。
苏宁的行动很快有了回音。
他托人多方打听,带来了关于邵琰宽最终结局的消息:1948年,已家道中落的邵琰宽携其最为宠爱的三姨太意图出海另谋生路,不料遭遇船难,最终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而他的正室与嫡子则一直留守申海,守着日渐凋敝、终至湮没无闻的家业。
在寻访邵家后人的途中,两人于一家装潢雅致的西洋茶餐厅稍作歇息。
面对满桌精致菜肴,司藤毫无兴趣。
苏宁便为她点了一桌各式各样的饮品,从醇香浓郁的英式奶茶到冒着滋滋气泡、颜色艳丽的新奇汽水。
司藤像个初次探索世界的孩童,带着几分审慎与好奇,小心翼翼地端起每一杯品尝,舌尖触及不同味道时那微微蹙眉或悄然舒展的细微神情,灵动鲜活,竟不似那个看尽沧桑、周身散发着疏离之气的大妖。
苏宁在一旁静静看着,连日来因瓦房失踪和重重阴谋而积压的阴霾心情,竟也不知不觉被她的新奇反应所悄然驱散。
然而,这份短暂的宁静与轻松,在终于见到邵琰宽那位年迈的孙子时,荡然无存。
在那间充斥着旧时代气息、家具都散发着樟木与尘埃混合气味的客厅里,老人颤巍巍地捧出厚厚的家族相册。
司藤一页页翻过,目光骤然定格在一张已然泛黄的黑白照片上……
照片中,邵琰宽正与一个面容严肃、身着道袍的男子并肩而立,两人脸上竟都带着颇为熟络甚至堪称融洽的笑容!
那个道士,赫然正是丘山!
司藤的心口蓦地一窒,一股难以言喻的冰冷与郁结之气狠狠堵在心间,呼吸都为之一顿。
当年,邵琰宽确实曾对她海誓山盟,用尽甜言蜜语,向她求婚,许下过看似触手可及的美好未来。
可最终,真正凤冠霞帔、嫁入邵家深宅成为二太太的,却并非她本人。
她就像一张被从家族合照中生生挖去的面孔,被彻底抹去存在的痕迹,甚至连一个名字,都未曾被邵家的后人记住。
“她叫司藤。”此时司藤的声音冰冷刺骨,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向着那些满面茫然的邵家后人掷下这个名字。
随即决然转身离去,毫不理会身后一室的错愕与苏宁匆忙又尴尬的解释。
晚风微凉,轻轻吹拂着司藤的衣袂发梢。
她走在华灯初上的街头,对身旁的苏宁坦言,邵琰宽与丘山终究是不同的。
“丘山视我为异类,为工具,为可随意驱使、亦可随意诛杀的奴仆。而邵琰宽……”她顿了顿,声音里透着一丝极淡却刻骨的讥诮,“他是在知晓我真实身份后,露出了凡人皮囊下最深的恐惧与虚伪,避我如蛇蝎,厌我如秽物。”
她曾一度被那些温言软语所惑,内心动摇,但最终穿上嫁衣、步入邵家高门的,却是另一个顶着她的名字、或许也有着与她相似容颜的“她”。
“所以,当年真正嫁给邵琰宽,成为邵家二姨太的,另有人在。”
司藤的话语像一枚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苏宁心中激起层层惊涛骇浪。
一个大胆得令他心惊的猜想骤然在脑中成型……
司藤或许并非孤身一人,她可能有一个与她容貌极其相似、甚至渊源极深的姐妹。
那个姐妹因深爱邵琰宽,不惜窃取或者被迫使用司藤之名嫁入邵家,成为了那段扑朔迷离的往事中被刻意遗忘的二姨太,那个名为“白英”的女子。
他猛地望向司藤,试图从她沉静的侧颜中寻找答案:“你此次归来,千方百计查探往事,不仅仅是为了查清自身复活之谜,更是为了寻找她,对吗?那个替你嫁了的人……白英?”
司藤没有直接回答。
她的目光投向远方沉沉的暮色与璀璨的城市灯火,仿佛要穿透重重时光的迷雾,直抵一切的根源。
“我来,是为了找到那个在七十多年前,将我送去达那的人。”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动摇的坚定,“所有的答案,最终的谜底,都在‘白英’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