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大三学姐(第2页)

一股微弱却真实不虚的灵力正沿着《乾坤和合诀》的路径缓缓运转,每一个周天都带来一丝不易察觉的壮大。
那灵力如溪流般涓涓流淌,所过之处经脉温润,四肢百骸都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舒畅。
练气五层。
低阶修仙者。
这个曾经只存在于幻想中的称谓,如今已是他切实的身份。
他缓缓睁开双眼,目光如电,在虚空中一闪而逝。
每一次呼吸,都能隐约感知到空气中弥漫的稀薄灵气,世界在他眼中呈现出更细腻的层次,连窗外树叶的脉络都清晰可辨。
距离揭开自身穿越与系统背后的秘密,似乎又近了一步。
更重要的是,此次《司藤》世界的旅程,带来的远不止力量和系统奖励。
他低头看了一眼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日期——2013年10月。
而他所经历的司藤的故事,却发生在2020年。
这七年的时间差,成了一份意想不到、且价值无法估量的“上帝视角”。
在那段跟随司藤奔波于悬门与苅族纷争的日子里,他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
相反,他凭借超越时代的记忆,将未来七年的风云变幻尽数刻印在心。
2013年至2020年间,哪些影视剧会爆火成为现象级,哪些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会一跃成为顶流,哪些类型的综艺会异军突起,甚至哪些社会热点会引爆舆论……
这些未来的信息,如同一份详尽的攻略,清晰地烙印在他的脑海里。
没有丝毫犹豫,苏宁立刻联系了自己名下那家“光怪陆离”的影视公司。
电话接通,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李总,是我。接下来我说的每一个项目,公司都要不计代价拿下。”
接着他以绝对肯定的口吻,下达了一系列在外人看来极其大胆甚至荒谬的指令:动用所有可用资金,不惜代价抢投几个目前看来题材冷门或尚未被看好的影视项目和小说原著;以优厚条件提前签下数位如今还在跑龙套、或是刚从艺术院校毕业的“素人”演员;甚至精确到对某些尚未立项的ip进行提前布局和版权收购。
电话那头的负责人李薇李总接到这份远超乎寻常、目标明确的清单时,内心的震惊无以复加。
于是李薇试图提出质疑:“苏总,这几个项目目前市场并不看好,特别是《琅琊榜》,古装权谋剧已经很久没有爆款了,风险是不是太大了……”
苏宁打断她,声音依然平静,却带着一种看透未来的笃定:“按我说的做。记住,这不是商量,是命令。”
“可是……”
“李总,你别忘了我们‘光怪陆离’和山影的关系?”
“哎!行吧!Boss,我会坚决执行你的决定。”
“嗯,听说孔导和山影已经拿下了阿耐老师的所有作品,接下来我们‘光怪陆离’必须要做好对接,都是难得的好项目,绝对不能错失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Boss,你上次不是亲自去了一趟宁波找阿耐,为什么没有提前拿下《大江东去》和《都挺好》?”
“实力不够被阿耐老师当成了骗子!所以说我们自己要是不争气,只能是被别人当成皮包公司。”
“我明白了!Boss,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嗯,辛苦了!为了让别人看得起我们,一起奋斗吧!”
“是!Boss。”
当然,李薇的质疑并没有多么的顽固,以往苏宁展现出的“精准眼光”,让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执行。
然后一笔笔资金开始悄然流向未来七年的文娱影视风口。
当然,对于手握未来七年清晰脉络的苏宁而言,在文娱领域提前布局,不过是小试牛刀,是利用信息差快速积累现金流的便捷手段。
他真正放眼的是更为广阔、足以颠覆时代的浪潮——互联网。
坐在浙大计算机系的教室里,听着讲台上教授讲解着如今还算前沿的java和C++基础,苏宁的思绪却已飞向了更远的地方。
他指尖无意识地在笔记本上划过,写下的不是课堂笔记,而是一个个即将在未来几年内熠熠生辉,如今却还处于萌芽甚至构想阶段的名字:
那家还在居民楼里折腾“算法推荐”的短视频雏形团队;那个尚未找到明确商业模式,但用户量即将爆发式增长的知识分享社区;那家正为物流和支付体系焦头烂额,却注定改变全民购物习惯的电商新秀;还有那家专注于大数据云计算,目前仍不被多数人看好的技术型公司……
这些名字,在2013年的秋天,或许还只是ppt上的一个概念,或是少数极客圈子里的谈资。
但在苏宁的眼中,它们每一个都代表着未来巨头的雏形,是通往财富与影响力的高速列车。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
再次成立了一家专属于自己的投资公司“大宁资本”,并且通过一系列离岸方式构建的投资渠道,一笔笔规模远胜于影视投资的资金,开始以一种近乎“未卜先知”的精准,悄然注入这些尚在襁褓中的项目。
投资方式也截然不同。
对于这些互联网领域的未来巨头,苏宁的要求往往并非单纯的经济回报。
他更倾向于获取珍贵的原始股权,以及在关键决策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一票否决权,并且必须确保在接下来引入其他资本时而不会被踢出局。
而这些“草根项目”自然是久旱逢甘露,面对“大宁资本”的要求也没有任何的抗拒,就这样他们也是成为了“大宁资本”的枝枝蔓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