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玄学(第3页)

他的话让陈晓君心头一动。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并坚持长远目标的人并不多见。
已经签好字的一式两份合同放在两人之间,白纸黑字地见证着一个共同的未来。
陈晓君看着对面那个刚刚被粉丝认出的男人,忽然更加确信自己的选择……
不仅是职业上的转变,或许还有某种悄然萌芽的情感,正在这个阳光正好的午后,悄然生长。
……
苏宁将咖啡馆的小插曲当作一段无足轻重的花絮,并未真正放在心上。
他签下陈晓君后的几天,全身心都扑在了“大宁资本”的事情上,而陈晓君也慢慢成为了苏宁在“光怪陆离”的特派员。
毕竟如今的“光怪陆离”在苏宁眼里只是个小公司,远远比不上自己投资的那些互联网公司。
能够特意安排助理陈晓君一直关注着“光怪陆离”,已经是苏宁善始善终的良好品格。
但是苏宁并不知道,在那个寻常的杭州午后,咖啡馆里热情粉丝随手拍下的几张照片,正以一种他无法想象的速度在互联网上悄然蔓延。
2013年的中文互联网,微博正处鼎盛时期,微信朋友圈逐渐兴起,人们对于“草根崛起”和“意外走红”的故事有着天然的热情。
没有预兆,无需推手,一场纯粹由网民自发推动的热潮,就这样猝不及防地降临了。
起初,只是在微博和各大论坛的影视版块,出现了一些零星的帖子:“《正阳门下》那个演涛子的演员是谁?演技好自然啊!”
“求助万能涯友,这个帅哥叫什么?今天在咖啡馆遇到了,真人巨帅!”(附上一张略显模糊的侧脸照)
“盘点那些戏红人不红的宝藏演员——《正阳门下》涛子必须拥有姓名!”
那张咖啡馆的偷拍照仿佛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却远超想象。
照片里的苏宁,低头专注地看着桌上的文件,午后的阳光温柔地笼罩着他,侧脸线条清晰,气质沉静而专注,与剧中那个带着点痞气的涛子形成了微妙的反差萌。
这种“剧中角色”与“现实偶遇”产生的化学反应极其强烈。
话题#《正阳门下》最帅配角#、#咖啡馆偶遇演技派小生#如同滚雪球般热度飙升,悄然爬上了微博热搜榜的末尾。
然后,就像点燃了引线,热度轰然炸开。
更多的剧照、片段被翻出,他仅有的几句台词、几个眼神都被做成了动图广泛传播。
网友们开始“考古”,翻出他学生时代可能仅存的一两张模糊合影,或是即将播出的《父母爱情》剧照。
媒体敏锐地嗅到了流量的气息,开始用“现象级走红”、“一夜爆红的演技派”、“娱乐圈遗珠”这样的标题进行报道。
没有资本运作,没有通稿轰炸,苏宁的走红纯粹得近乎“玄学”,完全契合了互联网时代大众对“宝藏被发现”叙事的热爱。
当合伙人将手机屏幕递到苏宁面前,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关于他的热搜和新闻时,苏宁正在自己的豪宅里享受着难得平静。
他愣了好几秒,才接过手机,难以置信地滑动着屏幕。
#苏宁演技##涛子意难平##寻找演员苏宁#
热搜榜前十,与他相关的话题竟然占据了三条。
微博粉丝数从寥寥几千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狂增长,每刷新一次,数字就跳动一大截。
各种采访、综艺、剧本邀约的邮件和电话开始疯狂涌入他尚未正式公开的工作邮箱和手机。
“这……”苏宁看着屏幕上自己那张被无数转载的咖啡馆照片,一时语塞。
他想起那天陈晓君笑着说“这说明你演得好啊”,当时他只当是客套,没想到竟一语成谶。
站在自己的豪宅俯瞰整个西湖的美景,手机在掌中不断震动,提示着源源不断的新消息。
一场纯粹意外的大火,一个毫无准备的演员,一家刚刚起步的商业巨鳄。
命运的齿轮,在这一刻,因为互联网奇妙的力量,开始了谁也无法预料的加速转动。
苏宁知道,他的人生和“光怪陆离”“大宁资本”的未来,都将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爆红,走向一个截然不同又未知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