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大画家杏子与梨

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侦探安娜(下)

伊莲娜小姐永远能像大侦探一样,轻易洞悉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

 

都不用这些人有意做些什么。

 

人情世故就像磁铁。

 

磁石会吸引铁沙是物理性质。

 

人情也是。

 

只要某些人出现在某处,那么……想要讨好他们的人,想要借着奖项送免费人情的人,就会自动蜂拥而来。

 

不管你想或者不想。

 

它都会以一种固有的利益关系而自动运转,宛如机器运行的法则。

 

就像伊莲娜小姐出现在画展之上,那么……那些想要讨好伊莲娜家族的评委,同样也会动一些小心思一样。

 

甚至奖项的结果可能会出现两人同时获奖。

 

也就是所谓双黄蛋。

 

安娜认为,无论任何评选奖项、艺术节或者电影节,双黄蛋都是这个世界上最无聊的事情。

 

她超讨厌双黄蛋。

 

是绘画展览,作品就有好有坏,水平有高有低。

 

奥运会的赛场上,或许可以有两位运动员同时跳高跳出同样的高度,一厘米都不差,同获金牌的情况。

 

艺术展览是主观评选。

 

女人的心中,世界上所有的主观绘画评选,都应该有爱和不爱,喜欢与不喜欢的区分。

 

不存在一模一样的喜欢。

 

也不存在不差分毫的爱。

 

画展上要出现了两个不同的艺术家交出了每一笔每一画,都完全一致的两幅相同的油画艺术品,那叫参展事故。

 

评委要做的不是惊叹“好巧好巧,omg,这是上帝的旨意,赶快都给它们颁个奖吧”,而是要查作弊。

 

既然一个人先后两次画的同样一幅画,可能在纸面所发挥的水平都有所浮动。

 

那么不同的作品,就更应该评出了优劣先后。

 

好的上,不好的下。

 

金奖——永远只给最好的那个,否则就是对那幅更加优秀的作品,那位更加优秀的艺术家的不公平,也是对输掉的画家的“不尊重”。

 

靠施舍得到的荣誉,就不是荣誉了。

 

你画的很好很好了,但可惜,你碰上了更好的。

 

所以这个奖就与你无缘。

 

这很残酷,但这就是艺术竞赛的意义所在——荣誉的阴影里,永远堆满了失败者的枯骨。

 

就像唐宁遇上了汉密尔顿。

 

即使是输了,这也是荣誉的失败,一点也不丢人,她也可以站的笔直,对镜头说“这是《油画》杂志的损失”。

 

搞人情交易,在那里和稀泥的人人分个蛋糕吃,才会让奖项失去原本的严肃性。

 

威尼斯艺术节无论是视觉艺术单元,还是电影单元,历史上都会出现过几届没那么有信服力的颁奖结果。

 

有些历史级别的作品,莫名奇妙的就被平庸的作品给击败了。

 

或者像奥斯卡,也永远有类似《莎翁情史》这种老掉牙的电影,或者《绿皮书》这样有很大争议,被部分导演认为是粉饰、淡化、遮掩甚至是美化美国内部种族矛盾的电影拿得大奖。

 

但安娜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主观评选,就是会有这样的问题。

 

最多你可以觉得是组委会艺术审美水平不高。

 

然而社会上审美水平就是有高有低的。

 

艺术作品也是创作给全社会看的。

 

这部作品要是能恰到好处的讨好到学会评委们的口味,踩到了评奖风口,让他们觉得这是最好的作品。

 

ok。

 

算艺术家的本事。

 

只要评委团们认为,这是他们认为这届所有收到投稿艺术作品中,最好最棒的佳作。

 

也ok。

 

艺术家要看不起这些评委,可以直接退出展览,或者愤然离席。

 

反正谁对谁错,历史自会给出最后的评判。

 

诺贝尔奖还曾颁发给拿着长针,把癫痫病人的脑子搅成一团死去的蛋白质的手术呢。

 

艺术类的主观评奖,评选出的结果无法让整个社会所有人信服,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伊莲娜小姐不接受的是,组委会连个谁输谁赢的清晰结果都给不出来,连谁好谁坏都说不清,抱着两个奖杯出来,一人分一个。

 

这已经不是审美层次的问题了。

 

连一个主观上的答案都没有,要不然是组委会协调不好评委们的意见分歧。

 

这是组委会的无能。

 

要不然就是组委会无法应对那些各种利益关联所带来的压力,得罪不起人。

 

这是组委会的懦弱。

 

不管是无能还是懦弱,安娜都不接受。

 

安娜的观点不一定对,也过于冰冷。

 

可伊莲娜小姐的性格就是这样。

 

她太强大了,强大到冰冷,冰冷的对待自己,也冰冷的对待别人。

 

所以。

 

她那么漂亮,却会天然的带着把人们所推开的距离感。

 

外人想要靠近,却被冻的无法呼吸。

 

她高高在上,不给妥协和杂质存在的空间。

 

人家范多恩招谁惹谁了?

 

开开心心吃着火锅唱着歌,想要和网红博主合作一下,打个广告,刷个曝光度,然后就在上亿人面前,被喷的狗血淋头,身价大跌。

 

很多时候,组委会也很无奈的好不好。

 

就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客观情况,让他们只能颁一个双黄蛋甚至三黄蛋出来,他们也不想这样,但他们没有办法。

 

或者……万一真的是评委投票打平了,谁也说服不了谁呢?

 

通常来说。

 

导演和艺术家也很讨厌双黄蛋的。

 

不光评论家和公众会喷组委会,可能艺术家台上笑嘻嘻领了奖,台下转头就对着记者狂喷组委会。

 

这种事情在威尼斯、戛纳或者柏林,都不止一次的发生过。

 

人家大师不觉得这是什么“友谊的见证”,人家会觉得“谁谁谁,他算是什么东西,他凭什么和老子的宝贝艺术杰作共同获奖?”

 

大师经常都是超难伺候的一群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

 

被安娜挖苦又无能又懦弱的组委会,也挺可怜的。

 

这就是现实。

 

成年人的现实中,总是充满了无奈与妥协的。

 

然而伊莲娜小姐就是不接受这种无奈与妥协。

 

她不接受这种无能和懦弱。

 

她也不接受这个顾为经就因为和曹老的关系,便抢了侦探猫应有的奖项,哪怕是和侦探猫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