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大画家杏子与梨

第894章 顾为经的困难(第2页)

 

而从今以后。

 

顾为经和酒井胜子,他们也是其中的一员了,可能也是这些金光闪闪的名字之中,最为年轻的两个人。

 

实在是让人羡慕他们的好运啊。

 

这场双年展里的很多评委,他们都没有这样的待遇呢。

 

这项访谈工作本来是由副主编纽兹兰先生负责的,就在大家以为又是一场艺术行业里的佳话即将诞生的时候,少数业内消息比较灵通的人前不久得到了消息。

 

就在本周一的时候。

 

伊莲娜小姐的私人秘书打给了纽兹兰一个电话,叫停了对于顾为经的访谈。

 

艺术总监女士决定取消了原定发表在《油画》杂志特刊之上的评论栏目。

 

碰巧。

 

记者先生便是这样消息灵通的人士。

 

“名人画有优点,亦是负担。社会往往期待着专业的画家有一种不染尘埃式的执着。人们会担心画家的‘艺术性’会被‘名气’所消耗。会担心他在其他方面获得了这么大的关注,获得了这么大的成功,也付出了那么大的精力,所以……他就不是一个好的专职画家了。”

 

刘子明嘴角带着一丝笑容。

 

“真是一场悖论。”

 

“有些时候,即使是自认代表着艺术权威的评论家们,也不能逃离这场悖论之外,担心自己的权威受到质疑。连那些本最有资格无视这些束缚的人,依旧被笼罩在束缚之中,这真是分外令人伤心的事情。”

 

“有些时候,世人的议论,比金钱的束缚更难挣脱。我真觉得,就算是最公正的艺术评论家们,也很难不带任何偏见的看待一个人,看待一幅作品。”

 

“什么是偏见呢”

 

记者轻声反问道。

 

他很有哲人气质的说道,“所有的主观情感,你都可以说它源于一种偏见,不是么”

 

他和刘子明做着快速的对答。

 

好似是两位棋道高手,在海边的棋盘上下着快棋,在潮声之中你来我往,互相提子落子,黑白交锋。

 

记者一边对话,一边在心中暗暗的腹诽。

 

真的吧。

 

真的吧。

 

这位刘先生肯定也是消息灵通的人,他果然是因为《油画》杂志决定取消掉了对顾为经的专访,因此才心生不满的吧。

 

记者在心中忍不住想着——

 

不是他说。

 

这屁股坐的也实在是太歪啦。

 

在顾为经获得了这么大的关注的情况下,《油画》杂志却反而取消掉了对他的专访。

 

外人看上去不可思议。

 

记者先生其实挺能理解,这里面的逻辑的。

 

在这种情况下,《油画》杂志其实挺难做的。

 

到了《油画》这个等级,人家早就不需要什么噱头去吸引流量与金钱了。

 

它便是流量与金钱本身。

 

它要的是艺术性。

 

而艺术性,在有些人心目中,它和商业属性又是不那么兼容的,截然相反可能不是一个恰当的形容,但至少这是两条不同的轨道和评价标准。

 

就像艺术片和商业片,独立电影和好莱坞大片。

 

在绘画界,也许“艺术性”很高的作品,也能卖很贵很贵的钱。

 

电影行业,可能体现的更加明显一些。

 

你是很难想象,类似《复仇者联盟》这样的电影,能跑到戛纳拿个金棕榈,或者能跑到威尼斯拿个金狮奖对吧

 

就算是再“不拒绝”商业片的奥斯卡。

 

顶多顶多也就是拿到一个技术类奖项就顶天了,主要的艺术类奖项,到导演,影评人,演员乃至电影公会的投票评委们,几乎人人都知道,它是不可能拿到的。

 

公关团队再牛皮也没辙。

 

实在是风格不搭。

 

艺术片不是票房不重要,但它们往往都有着自己的发行院线和营销逻辑,有些制片商会把看上去觉得“卖不太上票房”的电影带去威尼斯或者戛纳,希望能拿个大奖回来,这样就能哗哗哗的卖票挣钱了。

 

可在一部作品本身就已经有巨大的关注以及票房成功的情况下。

 

再跑去冲奖。

 

那些关注起到的就未必是正面作用了。

 

哪怕看上去比威尼斯或者戛纳商业化的多的奥斯卡,甭管背后怎么营销,怎么公关,标榜的也是纯粹的“艺术奖项”,是颁发给艺术家们而非是商业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