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捕食的猪笼草(第3页)
“崔小明和崔轩祐先生正好也在这里。”
“也许有些地方,我表述的不清楚,甚至我做出了错误的陈述。希望崔先生能够随时做出更正。”
老杨既没有吹捧顾为经,也没有贬低崔小明。
他只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作为开场。
“我不知道,在场的媒体朋友们,有没有人看到几天前,发生在双年展会场里的崔小明和顾为经之间的讨论……或者说是辩论视频”
“就是他们讨论艺术家和绘画风格的那个我看到了!”
场下立刻有记者举起了手。
“他们讨论了很多艺术家的绘画风格以及东西方的艺术气质。杨先生,你有什么看法么”他问道。
“梵高、吴冠中都是我们这个一百年以及上一个一百年里,非常优秀的艺术大师。就像崔小明先生和顾为经,都是我们这时代,也许也都有机会成为下个时代里非常优秀的艺术家那样。他们都发表了很好的观点。我主要想说的不是这个,我看到那个视频里,崔小明曾提到……曹轩曾主动希望顾为经向崔小明学习,希望要模仿崔小明的艺术风格”
“这件事真的发生过么”
大家立刻问道。
“yes.”
老杨先是一颔首。
“andno.”
旋即,他又是轻盈的一摇头。
“我说的是真心话,我恰好完完全全的经手了这件事情。”杨德康说道,“今年早些时候,在一个国际艺术项目里,曹轩便关注到了顾为经,老先生建议他可以考虑参加今年的新加坡双年展。为此,林涛先生每个星期都给顾为经上了一节绘画指导课。”
记者们静静的听着。
“顾为经在练习作品的过程中,经常去一家当地的孤儿院里采风,就是卡洛尔画下《雷雨天的老教堂》的那家旧日的教堂。顾为经最早关于《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的艺术构想也源自于此。”
“大概是今年三四月份的时候吧。曹轩老先生听闻了这件事,他看到了顾为经的参展作品。”
“他认为其间艺术风格还有诸多不够成熟的部分。老人家觉得崔小明是年轻一辈的画家里,在这个领域走的比较远的画家。于是,他要我拨通了一个电话,便是给崔轩祐先生的。”
“他在电话里亲口里介绍了顾为经想要参加今年狮城双年展的想法,并希望崔先生能够给顾为经提供一些参展作品的艺术相关建议。”
“我把顾为经的作品,那幅《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发送到了崔轩祐的邮箱。并且注明了参展意图,构思,和该作品的使用目的。”
老杨发邮件的时候,信息写的从来都是很全的。
谁的画,怎么画的,来源如何,又要拿去用途如何,何时要用。
老杨做这种事情。
所有的信息都留得明明白白,即使是在电话里随便一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东西,他也会不厌其烦的在工作邮件里多写一遍。
老杨直觉再灵,也不可能当初便能预料到今天的场景。
顾为经第一版的《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只能算是一个模糊的构思,那时候,杨德康甚至都不太认为顾为经真的能入围这届双年展。
老杨随手画一个,都能算是名人书画。
要比那张画值钱的多。
可他依然像是处理行业内顶级大画家的作品一样,处理顾为经随手画下来的一张草稿,附带了一份内容详尽的作品附录,把所有相关信息都写得很清楚。
再说一遍——
“这个就叫专业!”
老杨在心里偷偷给自己的英明神武的点了一个大赞。
牛皮。
看到没,顾小哥,画家有个优秀的经纪人或者助理,是多重要的事情呀!
“我所有事情,在邮件里都有记载。”
“当时我们并没有任何渠道,能够得知崔小明先生也会参加今年的狮城双年展。崔轩祐先生,也没有告知过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