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大画家杏子与梨

第五百八十九章 日记

安娜第一次找到这些东西的时候。

 

是空难发生的第二年。

 

那时整个伊莲娜庄院依旧弥漫在灾难发生后的悲伤余韵之中,她则在和姨妈一起整理父亲留下的遗物。

 

别误会。

 

安娜拥有蝙蝠侠般的财富。

 

但她却并非是布鲁斯·韦恩那样因为父母的罹难而患有严重的情感创伤的孩子。

 

如果有情感创伤的话,那么更多的也可能是父母缺位带来的,而非父母死亡带来的。

 

很多很多关于童年时父母的记忆。

 

伊莲娜小姐都觉得有些模糊了。

 

说句比较刻薄一些的话,按照伊莲娜家族光荣的历史传统。

 

她甚至大胆的猜测。

 

要是没有那场意外的撞山事故,自己父亲在今天依然在世的话,那么……安娜和对方,他们之间的父女关系大概率不会太好。

 

一点都不奇怪。

 

伊莲娜家族是奥地利为数不多的旧日的大家族。

 

而历史上德奥的宫庭贵族文化就是——“父母子女之间家庭矛盾的十万种不同的打开方式”的代名词。

 

拿着放大镜找,都很难找到真正意义上父慈子孝的代表。

 

而且还和法国的波旁王室那种一代比一代浪,英国的汉诺威王室的纵横捭阖,间歇性发疯,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的君王喜欢没事就Cos圣树下的救世主不太一样。

 

中欧的宫廷文化经常会每两代人反差特别特别的大。

 

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

 

文艺青年和铁血君主轮换着来。

 

性子还都特别的犟。

 

德国那一堆腓特烈大帝、威廉国王、腓特烈·威廉皇帝,名字跟排列组合一样让人混淆不清的统治者们。

 

他们年少时主打的就是一个老爹让我干啥,哼,老子偏不干啥!

 

到了儿子那代可能又变成了朴素的军官国王,然后下一代又是风流爱开pArty办沙龙的快乐胖王子。

 

总之。

 

父亲每天打卡上班一样的抽儿子鞭子,关禁闭,把王子压往刑场观刑,哈哈哈,看老爹我怎么样威风凛凛的当面斩首你的挚友的狗头。

 

而儿子们生下来的重要的人生志向就是等着把老登气死爆金币。

 

不把老登气死。

 

把自己气死也挺好的。

 

换成当代,他们一定都是每天疯狂的在“父母皆祸害”这类论坛小组灌水发贴吐槽的版主级骨灰网友。

 

奥地利的贵族们也半斤八两好不到哪里去。

 

很多人都喜欢把弗朗茨·约瑟夫皇帝和茜茜公主当成恩爱夫妻的典范。

 

不过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照样很失败。

 

约瑟夫早起早睡,个性沉默,行宫里摆放着单人行军床,一辈子在画像里都穿着笔挺的军装,把自己打扮的像一位骑兵团的上尉。

 

儿子鲁道夫却是著名的博物学爱好者,创立了帝国博物馆,自己当馆长,风流又痴情。

 

他和情人玛丽·韦切拉女男爵的事情被父亲得知后,约瑟夫是个個性多硬的人啊,把儿子拎过去就是暴训一阵,让他体面的结束这段感情。

 

谁知鲁道夫表现的比他爹还硬。

 

这位帝国王储,皇太子,约瑟夫皇帝和茜茜公主唯一的儿子,gdp世界第六的国家未来法定继承人。

 

一声不吭,转头带着情人去乡间别墅自杀殉情了。

 

世界哗然。

 

这才有了后来的一战导火索,被刺杀的斐迪南大公成为新皇储。

 

比起人家来,万里江山说不要就不要。

 

安娜小姐一抬手捐了五十亿美元,也算不得太过过火。

 

欧洲国家喜欢在那里吹君主是国家精神的象征,是手下贵族们的模范代表。

 

如果说法还有些可信度的话。

 

高贵不高贵的不好说。

 

那这种家庭的矛盾,却也就像是一种黑色的玩笑,一种带着戏谑的诅咒。

 

代代延续。

 

在长辈朋友的叙述里,安娜这么文艺的妹子,她的父亲却是性格非常的约瑟夫式的人。

 

古板冷硬的像是寄宿军校里的硬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