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大画家杏子与梨

第六百三十八章 入围(上)

“我要审稿,最近的几个小时内,不要让人来打扰我。”

 

唐克斯坐在椅子上。

 

想了片刻。

 

他又再次按下呼叫键,对办公室套间的秘书小姐说道:“顺便帮我泡壶红茶进来。”

 

吩咐完这些事情。

 

唐克斯这才舒舒服服的往椅子上一靠,开始操纵起电脑屏幕来。

 

说是电脑屏幕。

 

实际上唐克斯让人往他的办公室里,装了一个大的投影屏幕。

 

通过二轮审核的海选作品的电子资料会一直在上面以30秒每张的速度循环播放。

 

类似电视屏保背景。

 

实行淘汰制。

 

唐克斯这些天一直都在这么审稿。

 

工作的空隙,打完电话,从外面巡视完展台,有事没事的就往大投影的屏幕上看两眼。

 

觉得顺眼的就留下。

 

觉得作品中有什么明显问题,或者肯定达不到本届狮城双年展要求的,就把直接它删掉。

 

这个技巧是他以前给自己的导师当展览的实习助理时学到的。

 

唐克斯年轻的时代,互联网没有这么发达。

 

艺术家往双年展投稿的时候,常常用的都是信封邮寄实体大相片。

 

还有些老派的展览,为了能完完全全的展示作品的全部表现力。

 

到了海选二轮的时候,会通知参展者,最好是直接提供参展作品的真迹。

 

他们这些实习助理会在导师的要求下,把每个投稿者的“作品信息表”用订书机订在照片的背后,或用纸胶带粘在画框的背板上。

 

然后再把画框放在桌子上,把照片用磁铁吸在白板上,找一间空出来的仓库,将所有的作品摆成长龙似的一大串。

 

导师闲的没事。

 

就会去仓库里转圈散步。

 

每个策展人点评作品的时候,习惯都不同。

 

有些人会手舞足蹈的,试图和画架上的作品产生“灵性沟通”,有些人会随身拿个大本子,写上一大堆谁也看不懂的古怪符号。有些学者、评论家出身的策展人,则保留着大喷子的习惯。挑选作品的时候横挑鼻子竖挑眼,滔滔不绝,口沫横飞,恨不得能把口水当做子弹,将尖酸刻薄的评论意见跨过时空的分界,直接喷到投稿艺术家的脸上,把对方淹死,省得作品让他看得烦心。

 

……

 

而导师往往很沉默。

 

对方思考的时候,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几乎不说话。

 

就背着手转着圈盯着作品看,哐哐哐的在地板上来回走,有时没时就去转一圈。

 

要是大晚上的不了解内情的人撞上这一幕,可比看见唐克斯双手张开摆pose,觉得自己是世界之王瘆人多了。

 

和魏晋名士五石散没配好,嗑药嗑多了,在那里发癔症差不多。

 

唐克斯却觉得。

 

导师那一刻全开的气场,才真的很像是国王巡视着自己的领土……或者秃头狮鹫盘旋在空中,挑选地上的猎物。

 

唐克斯则抱着一大沓文具店里买的小贴画,像小尾巴一样,跟在后面察言观色。

 

身为策展人的导师如果对某幅画点头,就代表他对其表示满意。

 

他就跑过贴一个绿色的小贴纸上去,意思是它成功入围到了主展区。

 

如果导师对某幅画皱着眉头摇头叹气,唐克斯就去贴一个红色的小贴纸,意味着这张作品不幸被淘汰掉了。

 

如果导师在视线落在某张作品,长长久久的犹豫不绝。

 

最后又一言不发的走掉了。

 

唐克斯就会举着贴纸跑过去,“啵”的一下,往上贴一个蓝色的标签。

 

意思是这张作品暂时处于待定区。

 

“策展人和艺术展上的其他人区别在于思考的角度。统计学上,观众平均在一幅作品前的停留的时间不超过十五秒钟。一个大型双年展上有500张作品,为每张作品停留15秒钟,加起来就超过两个小时的时间。很多人逛展,总共也只会花这么长的时间。”

 

“这其中还包括了走动、拍照、聊天、社交、在休息区喝咖啡的时间。15秒钟的时间,以英语母语国家经过训练的成年人可以无压力每分钟阅读200个单词来计算。这点时间,甚至都不够他们读完较长,或者作品名称比较复杂的展品。那么15秒钟,甚至只够人们搞清楚,眼前的展品具体到底叫什么。”

 

“因此,这意味着,在展览存在的大多数时候,一张画所留给观众的印象,注定便是浮光掠影般的短暂一瞥。甚至评委也逃不出走马观花、不求甚解的窠臼。”

 

“一来他们的时间也很宝贵,二来,很多像你这样刚入行的年轻人都会常犯一个错误。以为所有的评委都会充满热情,充满激情的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展会里,这是一个天真的想法。”

 

审完稿后,导师这样教导着年轻的学生。

 

“米卡,等你经历的多了,到了我这样的年纪,便明白了,专业评委和普通观众没有什么不同。有些人有专业背景,有些人连专业背景都没有,邀请他们单纯只是因为他们是‘名人’。有些人是怀抱着工作的热忱来的,有些人真的只是带着老婆孩子跑来度个假,顺便投个票的。”

 

“你能指望一个满脑子都是海浪、沙滩、冲浪或者滑雪泡温泉的人。在一幅作品前全神贯注的沉浸,用全部的身心投入,去试图获得和艺术家产生灵魂链接么?不,当然不能。双年展的快节奏模式几乎已经注定了,谁在几秒钟的时间内,抓住观众的眼睛,谁就会获得天然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