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大画家杏子与梨

第五百九十二章 自食其果


“明白了……我会尽力的。”

 

顾为经点点头。

 

不管唐克斯馆长到底是不是想靠侦探猫的讨论度来吸引流量,这是人家的事情。

 

顶级的艺术双年展愿意向他提供一个特邀画家的参展名额。

 

就是在给他面子。

 

通过特别渠道参展的画家,组委会往往把他们的作品安排在最核心最中央的展台。

 

评委们也会投入更大的精力。

 

别的不敢保证。

 

你是策展人主动邀请来参展的。

 

评委至少会给你基础的礼貌——也就是会在展台前面,从头到脚把每一张特邀画家的作品从头到尾的揣摩一遍,然后再耐心的遣词造句,认认真真写出一个点评意见出来。

 

最后再把这些建议拿到内部闭门讨论会上汇总。

 

千万不能小看这样的差别。

 

艺术家最怕的不是画的糟,而是不被人看见。

 

人家愿意仔细打量你,就是机遇,就是能获奖和不能获奖的差别。

 

哪怕没有任何主观情感因素加成。

 

能通过特邀渠道参展,也要远比那些运气不好,展台偏僻,直接就被评委们在讨论时,选择性忽视掉的倒霉普通画家要占有先天优势。

 

比如那张《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

 

能不能获奖的概率,也许在五五之间。

 

可要是它是通过特邀渠道由策展人唐克斯本人邀请来参展的作品。

 

顾为经就敢说有七成把握,至少能获个小奖回来。

 

“嗯,就这样,您这边先准备着,看看有没有什么灵感。不过也不要太着急,我这边也帮您想想创作方向,我们这一周,就尽量先拿出一个合适的创作思路方向出来。”

 

“触动人心的从不是时间的无聊堆砌,而是恰到好处的妙笔生花。”

 

安娜鼓励道:“加油,我们能做到的。”

 

伊莲娜小姐从不担心因为时间太短,而无法找到合适的绘画主题。

 

论美术资源。

 

《油画》杂志社敢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

 

高古轩这种超级画廊都不行。

 

她手中握着决定行业风向的权力,她才是裁判。

 

《油画》杂志社的视觉艺术版块的栏目经理,在美术领域身份和地位丝毫不逊色于大英博物馆的馆长、威尼斯双年展的主席。

 

顺便一提。

 

前任的那些栏目经理之中,确实有不止一位当过威尼斯双年展的主席,或者是任职过大美术馆的馆长,还包括过一位西班牙内阁的文化大臣。

 

连布朗爵士当年都受到过阿姆斯特丹方面的邀请。

 

要是不是因为他整合美术市场的野心,不是因为姨妈的病故。

 

没有当上《油画》的理事长的他。

 

搞不好如今就在当荷兰国立美术馆的馆长呢。

 

身份是個相对的概念。

 

对树懒先生这个播客主理人、侦探猫经纪人这两个身份来说。

 

唐克斯馆长是大人物。

 

发邀请函的时候,他可能在心中觉得,这是在给她们面子。

 

但若是亮在台面的是安娜·伊莲娜。

 

那么就要反过来换成唐克斯来跪舔她的脚趾了。

 

就算没有家族的加成,就算她没有当成杂志社的栏目经理,就算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栏目编辑,想推荐一个画家通过特邀渠道,参加狮城双年展这样的艺术展,真的就是打个电话,发个邮件的事情。

 

安娜虽然不方便这么做。

 

但她至少能让手下编辑做一期展会前瞻,把新加坡双年展的评委们的艺术方向和审美喜好都总结出来。

 

她来为侦探猫确定一个不会错的选题方向。

 

就像那套《炽热的世界》插画。

 

狮城双年展这样的国际双年展,杂志社本来就是需要立项跟踪报道的,她这连假公济私都算不上。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多月的时间,确实是太紧了。

 

所以。

 

创作方向不能设计的太复杂,太宏大,提出来让侦探猫女士迟迟找不到感觉的绘画概念。

 

值得庆幸的是,找准目标,快速交稿,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作品做到最好。

 

它本来就是插画行业出身的画家的先天优势。

 

大家讲究的就是一个高效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