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大画家杏子与梨

第七百零六章 容他(第2页)

 

别说没人在意的小画家了。

 

就算唐宁、酒井一成这个级别的大画家,在酒宴上,顶多顶多也就是有能和安娜说上个几分钟的话的资格而已。

 

不好意思,累计成交作品价一亿美元所带来的聊天体验卡,有效期就这么长。

 

剩下的时间。

 

你想继续和人家说话,得人家愿意去和你说话才行。

 

而讲座上,不管你讲的好,讲的不好。

 

台下的评委基本上是不好意思跑路的。

 

哪怕他们听不懂,也算在人前混了个脸熟,刷了个脸回来。

 

本次新加坡双年展的组委会和评委团,大部分都是由艺术从业者构成的,有画家,有评论家,有策展人,还有商业画廊的嘉宾。

 

都能算是专业人士。

 

讲道理,有些非常非常抽象的作品,纵然是最专业的评委,看15秒钟,也很可能根本就没明白它在表达什么。

 

但两个小时。

 

多么复杂的东西,多么深奥的理念,也能给专业评委们大致讲解清楚了。

 

若是用了一整场讲座的时间,你都无法征服他们。

 

这同样已经不是时间的问题了。

 

无论是人家单纯不喜欢你的作品,单纯不喜欢你这个人,还是早已有了特别特别喜欢的画作。

 

甚至……说句不好听的,人家私下里已经有了py交易,被吹了耳旁风。

 

还是那句话。

 

两个小时做不到的事情,两年也未必能行。

 

无论是哪种情况,如果你花了一整场讲座的时间,都你没能成功说服评委把票投给你,说明人家的票,就注定不是你的。

 

也实在没有什么好去遗憾的了。

 

而如果画家在台上发挥的足够精彩,表现出了足够的“艺术魅力”,拥有像炼金术师一般,从一无所有中提炼黄金的能力。

 

那么。

 

即使他真的摆放了一团空气在自己的展台上,依旧有可能能以此摘取那顶金光璀璨的桂冠。

 

正因为如此。

 

新加坡双年展期间,能受组委会官方邀请,在滨海艺术中心里开讲座,对谈会的艺术家们,每一个都堪称是特邀画家中的特邀画家。

 

学术研讨会和主题演讲,是在展览期间交替进行的,每天下午都有。

 

一样有七场。

 

看上去场次确实不少,可纵然是场数翻上两倍,三倍,依旧是狼多肉少的情况。

 

双年展有上百位艺术家参展。

 

而主题讲座。

 

日程安排上有策展人唐克斯馆长自己的一场,来自新加坡本土大画家的一场、一位组委会邀请的获得过威尼斯双年展终身成就奖的画界泰山的一场、组委会中大评委们的一场。

 

一大半就已经被分配了出去。

 

真正分配给参展画家的其实就只有三场而已。

 

几乎可以算是本次展览上最受关注,最被看好的三位知名画家。

 

他们每个都背靠大画廊,每个人都很有可能能获得本届双年展的金奖,用体育比赛的说法就是,他们就是本届画展的1、2、3名种子选手。

 

曹老现在让刘子明为顾为经安排一个关于论文的坐谈会去,可不是说加一个,就加一个那么简单。

 

评委们的日程和时间表全都是已经定好的。

 

忽然多了一个人要开讲座……这便意味着,要从这七个人里挤掉一个出去。

 

好吧。

 

这实在太侮辱人了。

 

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如果提这个要求的大佬实在太有份量,组委会拒绝不了的话。

 

他们应该会想办法挤一挤时间,多加一场讲座出来。

 
也可以取消一场原本的研讨会。

 

问题是——凭什么?

 

这七个人,要不然就是画展的策展人,要不然就是荣誉等身的大师,要不然就是知名画廊的知名画家。

 

曹轩本人,提出想要在画展期间开一场对谈会。

 

天降馅饼。

 

没什么说的,画廊方面觉得要笑翻了,举双手双脚热烈欢迎。

 

刘子明要开讲座,如果是在画展的筹备阶段,那也没什么好说的,组委会也会非常高兴,但现在这时间点,就有点麻烦了……嗯,行吧行吧,问题也不算大。

 

不看僧面看佛面。

 

就当是给老船王一个面子好了,没谁会把这样的大富豪往外推的。

 

换成是顾为经?

 

能在滨海艺术中心开官方讲座的,要不然是展览的策展人,要不然是威尼斯的终身获奖得主,那些相对“普通”一点的,就拿这次下了大力的Cdx画廊来说,画廊为这次双年展,所投入的各种参展成本和宣传资源,绝对是百万美元级别的。

 

这才给自家的画家抢来了一个讲座的名额。

 

如果是想冲威尼斯双年展的金奖。

 

一百万美元真的不算什么。

 

就算是一千万美元,也未必一定会有理想的结果。

 

可新加坡双年展?就算是今年它属于很受关注的一届,也真的很多了。

 

放十几年前,整个狮城双年展的办展成本也就是个三、四百万美元。

 

纵然得了金奖。

 

那幅画本身可能也就不超过十万刀的样子。

 

Cdx为了这次双年展,花了这么多钱。

 

他顾为经凭什么,他算老几,还是要在开展前夕,临时硬生生要一个新的曝光机会出来。

 

人家的组委会为什么会答应?

 

好吧。

 

刘子明知道,人家组委会终究还是会答应的。

 

顾为经肯定没有这个资格,那么,替他承担登上聚光灯中心的价码的,自然就是能付的起“钱”的人。

 

除了他刘子明以外,还能有谁呢。

 

咦?为什么莫明奇妙的老子突然要掏这么大一笔钱?

 

关键还根本不是钱的问题。

 

很多奖项,再阳春白雪的奖项,也难免会在网上被人喷不客观,被人喷背后有肮脏的人情往来。甚至像奥斯卡这样的奖项,年年都被狂喷,是被背后游说团队的海量资金堆出来的。

 

事实上。

 

这事儿要从两面看。

 

人情事故总是难免的。

 

但拿钱买奖项,起码在2023年,各大知名奖项已经不是很敢玩的这么赤裸裸了。

 

有些时候花钱也许还有反效果。

 

有大艺术家和背后的画廊砸了几千万英镑,却在威尼斯双年展上空手而归,就有观点认为,是他的声势整的太大了,搞得威尼斯的组委会不得不为了彰显自己“艺术性”和“独立性”,把他晾在一旁。

 

这种事情要是能花点钱搞定,刘公子固然会觉得自己当了回冤大头,但也就那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