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大画家杏子与梨

第511章 爱城与画宗之禅(第2页)

 

俗,太俗。

 

同门的师兄弟称这个冒出来的师弟,有“三不”。

 

“轩儿,你知道么?沪上是一座非常迷人的城市。它既小气,又包容。既吝啬,又慷慨。它能倾刻间就成就一个人,也能抬手便毁灭一个人。它能让你出多么大的风头,就也能让你现多大的眼。”

 

换作大厅广众之下,被人们像看耍猴一样的画画,时不时的被贩夫走卒吆五喝六的点评一下,说说小话……即使随着西学东渐,听说洋人确实有拿个画板,露天采风,亦或者是绝大多数艺术从业者都是靠着收钱替人画画为生。

 

“不讲究”,也“不体面”。

 

他都未必察觉到了这些外界的是是非非。

 

画家用杯盖刮了刮茶盏。

 

意思是,我不是买画来的。

 

但做为画宗的传人。

 

甚至。

 

因此,我们谈的是那“一张纸”的情谊。

 

“人人都瞪大着眼睛瞅着你,他们不信报纸上的话,不信评论家讲的话,他们只信自己所看到的东西。”

 

“老师您用五万块把伱的名字送入每个人的茶余饭后的交谈之中。评论界多多少少也会愿意卖老师一两份面子,但能不能让这座城市真正的爱上你,老师帮不上什么忙,你能依靠的,就只有自己。”

 

“这是一座欲望流动的城市,你要先用心爱上这座城市,这座城市才会真的用心爱你。”

 

“老师,什么叫用心?”

 

男孩依旧绷着脸,仿佛一个小和尚一样,干巴巴的问道。

 

老画家被曹轩少年老气,反而很反差萌的样子逗笑了。

 

“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观世音菩萨是也。”

 

老画家打了个哑迷,拍了曹轩的脑袋三下,就背着手踱步踱到酒店房间里睡觉去了。

 

高深莫测的仿佛《西游记》里,菩提老祖敲打大师兄的脑壳。

 

……

 

曹轩用手里的炭笔,勾画了一

 

他抬起笔。

 

不自觉的用力咬了咬柳木炭条裸露的尾端,对外界的喧闹不理不睬,心中盘算着老师所说的话。

 

算是现在这幅正在为男人女伴画的肖像画的话。

 

这是曹轩这段时间,在新安百货大楼前画的第一百三十七幅画了。

曹轩每完成五幅作品,就在画板的边缘用炭笔写一个小小的正字,如今正好写了二十七个半的正字。

 

“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观世音菩萨是也。”

 

他脑海里反复琢磨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曹轩一生下来就身体不好,害过一次肺炎,再加上当时又恰逢报上说威海卫那边闹霍乱,老师怕他活不长。

 

过去人迷信,就把他送到和居所隔壁的园通禅院里,在“莲花宝坐下让佛祖看着,小鬼沾不了身”。

 

所以除了学画。

 

其他小童子开蒙的教材往往是什么《百家姓》、《千子文》、《弟子规》、《菜根谭》啥的。

 

而曹轩却是在一堆小沙弥之中,跟着老和尚的那些佛经中玄妙神奇的故事识的字。

 

「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这是《金刚经》中的话,曹轩依稀听光头方丈讲过,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之中,都是无常,都并非本心。

 

本来就玄玄叨叨的。

 

跟着后面那一句没头没脑的“观世音菩萨”,就更让人听不懂了,《金刚经》又非《观音心经》,主要释迦牟尼佛讲解的经文。

 

他听不懂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玄”——这是东方禅宗的一个重要特色,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禅。

 

手指禅,棒喝禅、狂禅,多种多样……就像民国年间著名的单口相声《斗法》里,高人随便伸个手指头,就代表了“无量佛,一佛顶礼”,随便拍拍心口,就代表了“佛在心中坐”。

 

“禅”和整个现代艺术,其实有一种非常相似的气质。

 

同一个禅有百解、千解、万解。

 

符合老师心意,能被老师当成真正接班传人的解法,却只有老师心中的那唯一一种。

 

像是灯火上的猜迷游戏。

 

纵观曹轩漫长的一生。

 

他再也没有遇到过一个如此关系重大,却又难解难猜的哑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