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大画家杏子与梨

第890章 不要怕,我会出手(第2页)

 

杨德康的好脑子此刻发挥了作用。

 

崔轩祐目瞪口呆。

 

他完全无法能想象到,这家伙只是随便听了一耳朵而已,竟然就能原封不动的把他当时对顾为经作品的敷衍的答复,纹丝不动的全部复述下来。

 

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差。

 

话语里当然听不到标点符号,且连崔轩祐自己都不太能记忆清楚,当时他具体的确切说辞。

 

邮件会有记录。

 

电话大概率是不会有录音的。

 

当时看上去也没有任何要录音的理由。崔轩祐是不太相信,他做为一个助理,会把曹老给别人通的电话,纹丝不动的录制下来的。

 

然则。

 

老杨的表情就是有一股自信。

 

他没有张牙舞爪,没有拍着胸脯保证,甚至连小肚腩都不摇了,如一只自动答录机一样,复述着当时的谈话。

 

在场的所有媒体,包括崔轩祐自己,看见老杨,都会不约而同的认为,这个中年男人脸上正写着——“我所说的话,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会差”这一行大字。

 

它在无形中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老杨话语的可信度。

 

有些吃瓜群众忍不住轻轻的笑出了声。

 

太有趣了。

 

听出崔轩祐这番话里吹捧中夹杂着虚假的成分,不算困难。

 

崔轩祐也不算多么的过分。

 

偏爱自家孩子是人之常情。

 

艺术行业,古典时期有些画家会有一些独特的颜料搭配,笔触罩染的方式方法。这就像巴赫曲子中的格律和复调,乃至乐句所隐含着的“bach”的唱名音符一样,是一个艺术家最为显著的风格标志。

 

他们因此而特殊,因此而与众不同。

 

崔轩祐表现出这样的敷衍姿态,从来都不是多大的罪过。

 

搞笑只是因为,不少人联想到了崔小明和顾为经那场在展区里的辩论。

 

私下里电话中的吹捧和当面正式场合里,面对镜头时的鄙薄碰撞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化学反应。

 

让人忍不住想要发笑。

 

事实胜于雄辩。

 

不需要任何的艺术素养。

 

只是把这样的两段话放在一起,所有人便会立刻明白,父与子,崔轩祐和崔小明两个人之间,有一个撒了谎。

 

要不然崔轩祐因为虚伪而说了假话。

 

要不然崔小明因为虚伪而说了假话。

 

要不然两者都是如此。

“崔先生对顾为经的作品评价很高,非常的喜爱。”老杨侧头看了一眼大光头艺术家,好似以为这些话都是真心实意的,完全听不出内涵的推诿一样,点了下头。

 

称赞亦或阴阳道。

 

“他觉得亚洲绘画界将来又要出一位新星了,在这样的作品面前,他已经没有什么想教或者能教的了。”

 

老杨最后总结道。

 

“所以,事实本身已然很是清楚了。”

 

“曹轩先生确实建议过顾为经学习一下崔小明的绘画风格,但是,崔先生是一个非常谦逊的人。他不愿成为顾为经的老师,认为顾为经已经绘画好到他教不了的程度了。”

 

“我想,这件事情的本来面貌便是如此。”

 

老杨平静的说道。

 

“顾为经在这场双年展的参赛作品《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存在对于《新三身佛》的模仿,完全是一场无稽之谈。从客观上,就是很难发生的事情。”

 

“耽误了大家一点时间。我在这里,感谢大家。”

 

老杨努力的缩了缩肚子,向着在场的全部媒体,鞠了一个躬。

 

整个叙说的过程之中。

 

老杨没有装一句逼,没有多说一句不必要的话,他甚至没有对崔小明或者崔轩祐任何一个人,做出一句当面的指控。

 

什么都没有。

 

他只有有条不紊的把事情的经过,从头到尾的叙述了一遍,连观点都是引用的崔轩祐本人的,连杨德康的主观看法都很少。

 

弄得嘭嘭大作,打的火四射,枪弹乱飞不是高手。

 

那是星战的描边暴风兵。

 

真正的高手,牛气如燕双鹰一样的人物,只需要一颗子弹,就可以锁定胜局。

 

乃至于连枪都不需要开。

 

就像阿莱大叔用一把酒吧街拿来喷牛排的塑料大火机,震的握住手枪的吴琴莱不敢有任何动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