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西征·意外战果(第2页)
但好在烟雾中途的损失不大,不久后树顶的多处蚁冢的通风口都开始冒出细细的但清晰可辨的黑烟,烟雾已经涌入树巢最上端。
非常顺利的是,飞行毁灭者真的被熏的晕头转向的主动从树梢飞了出来,这些飞行毁灭者原本呆的地方显然是主通道附近,也是烟雾最浓的地方,这也很正常,毕竟飞行毁灭者需要相对宽敞的空间和可以直接起飞的通道,只有主通道附近最合适。
辛辣的烟雾让飞行毁灭者在巢内待不住,而它们一露面就遭到了巨蝗虫的伏击。如今的巨蝗虫装备升级,可不是只靠着自身的大颚、厚甲战斗的虫兽,周身寒光熠熠的锋利刮刀,只要近距离掠过就可以把飞行毁灭者割成两段,而12只巨蝗虫组成的一张“网”状的立体阵型,也让一些想从缝隙里钻过去的毁灭者立毙当场。更何况“疯子”还带着第二队12骑在后面待命,专门对付漏网之虫。
飞行毁灭者的威胁解除后,燃料也差不多烧完了,泼水降温后,出入口被重新打开,等烟雾散得差不多,石漠弓背蚁战士们便一拥而入,开始清剿残敌。
巢穴里的毁灭者不少被熏死熏伤,但一些末端区域没有被毒烟侵袭的地方还有毁灭者负隅顽抗,此外少数毁灭者爬到了外面树上,所以石漠弓背蚁军还是花了些时间气力去清剿的。
战斗结束后,一个意外的战果被发现——这个小小据点里居然有一只半死不活的雷达毁灭者被生俘了!
毁灭者盘踞的目标树巢是一座风格鲜明的树巢,树巢的主体部分并不是深藏于树干内部,而是在树冠层上由一些蚂蚁混凝土建造的乒乓球大小的圆形蚁冢构成。
这些蚁冢像是簇生的蘑菇一样“生长”在几处粗壮的树枝分杈处,而同样由蚂蚁混凝土搭建的管道状的通道将不同的蚁冢群连接起来,并一直延伸到地面上,由树根处通往上方的主通道管道足有高粱杆粗细。
这种巢穴的风格不是原先占据这里的黑火蚁一族的建造风格,也不同于切叶蚁族等其他蚁族的技艺,倒是混合了“狈”此前见过的文明较发达的玉米毛蚁和林蚁族群的特点,可能最早这座巢穴的建造者是二者之一或全部,但后来被黑火蚁国征服了,如今又沦为了毁灭者控制下的据点。
蚂蚁世界里,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甚至不乏同一座巢穴在十几个不同蚁族间频繁异手,最后出现一个四不像风格巢穴的例子。就连石漠弓背蚁帝国,原先也只是高原荒漠上一个小小势力,但在神符庇护下,最终成为一个领地横跨高山、山腰和山谷的庞大帝国,征服了不下百个风格迥异的土著蚂蚁文明,国内不同地方的蚁巢也因为环境、历史原因千差万别,“狮”和“狈”对此并不模生。
第二天一早,石漠弓背蚁军、神使王军团后勤部队和贼蚁空军组成的联合部队向目标进发。根据昨天军事会议的结论,后勤部队此战也将参战并发挥其特长。
本次的战斗分工很明确,石漠弓背蚁军负责进攻树巢,收复巢穴并将里面的飞行毁灭者赶出来,贼蚁空军要掩护地面部队尤其是保护好日神神器,同时消灭数量不多的飞行毁灭者。考虑到树巢坚固、内部结构复杂,但整体是垂直构造,后勤部队则负责用烟熏战术,先一步削弱毁灭者的战力,最后能先把飞行毁灭者逼出来,好让石漠弓背蚁军没有后顾之忧。
烟熏是神使王军团的传家战法,曾经在对毁灭者和寄生生物作战中都取得过奇效,但是烟攻对环境要求高、准备时间长,比如下雨天不能用、土质或巢穴构造不合适不能用、附近缺少足够燃料和发烟雾不能用等等,一般应用场景仅限于部分围城战,防御战时也用不上,所以近年来面对毁灭者的攻势,这一战法淡出江湖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