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第116章(第3页)



    赵柯第一次走进这个时代的大学校园,步履从容。



    学生们大多穿着整齐,风格类似,身板笔直,身上带着工农兵大学生的骄傲和书卷气,没有后世大学生那么松弛且多样。



    傅杭很习惯,很自如。



    林海洋本来就是城里人,陈三儿则是就算心里虚面上也得装出不在乎来。



    因此他们虽然穿得不太时新,来往的学生们都没多瞧他们。食堂里,赵瑞带他们打完饭,坐下,几人的位置后面,有两个学生吃饭也在学习。



    赵瑞见赵柯在看他们,便道: “大家都很珍惜学习的机会,要不是你给我名额,我也没可能来到这儿。"



    赵柯不以为意道: “给就给了,只要在不断进步就行,不用总提。”"要提的,我不能忘。"



    他确实变了一些,没有了浮躁,沉静了很多。赵柯咬了一口大学食堂的肉包子, "好吃。"肉馅儿真扎实。



    赵瑞笑道: “那你多吃点儿。”



    话题岔开。



    赵柯问起拖拉机厂。



    赵瑞回答她: “苏教授人脉广,说要带咱们过去,好说话。”"怎么不早说我们从村里带过来的东西,还在招待所。"早餐后,赵柯见到苏教授,也说了类似的话。



    苏教授摆手, "写你们大队的文章,我结交了不少人,受益颇多,不用客气。"他不耽搁时间,直接领他们往拖拉机厂去。在进拖拉机厂之前,赵柯摘下了口罩。傅杭注意到之后,也示意林海洋摘下来。



    一行人在传达室等了一会儿,厂内匆匆走出一个戴着眼镜,穿着中山装,笑容满面的中年男人。



    "苏主编。”中年男人跟苏教授握手后,又转向赵柯四人,慢条斯理地说:“这就是赵同志吧真是年轻有为。"



    苏教授为赵柯他们介绍: “这是负责产销的孙副厂长。”赵柯主动伸手,态度很尊敬,"您好,麻烦您了。"



    孙副厂长和气道:“我跟苏主编是老交情,也欣赏你们几位年轻的同志,放心,他提前跟我说了,肯定为咱们农村建设最大限度地提供帮助。"



    "太谢谢您了。"



    孙副厂长相当友善地邀请: "赵同志,不知道我能不能跟你们在我们厂门口合影留念"



    还要合影……



    赵柯忍住了没问“拍照能不能优惠”,笑盈盈地答应: “当然。”苏教授对赵柯道:“你有多少预算,直接跟孙副厂长说就行。”孙副厂长点头, "是,你说说看。"



    赵柯扫过厂内各种型号的拖拉机,可惜他们大队最多只能拿出三千。就这,还是大队给全村社员们写了欠条挤出来的,最低得拿下两台拖拉机。



    而赵柯说了个数字。



    "两千五"



    孙副厂长手指略过一排大大小小的四轮拖拉机,指向两款手扶拖拉机, “可以买这两款,农用足够。"



    虽然一开始就打算买手扶拖拉机,也只买得起手扶拖拉机,可真到这儿,赵柯的眼睛没法儿从那些高大的履带拖拉机四轮拖拉机上拔出来。



    林海洋和陈三儿也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高大的拖拉机,满眼喜欢。赵柯实在抑制不住渴望,试探地指向最小的一辆四轮拖拉机,问价钱。孙副厂长告诉她了。



    赵柯手轻轻覆在肚子上,沉默震耳欲聋。



    她带出来的全部家当都绑在腰上,倒是勉强够买这一辆,但他们的钱又不是只买拖拉机的。陈三儿也震惊地看着那四轮拖拉机,仰望的眼神。



    爱而不得。



    赵柯依依不舍地移开视线,再次放回到手扶拖拉机上,两千五,只够买一又四分之一辆,托了好多人攒的工业券也全都得搭进去



    。



    "孙副厂长,我听说拖拉机厂会回收旧车,您看,我们这些钱买完好的二手零件,能不能凑出两辆"



    “这……”孙副厂长有些为难,"旧车有损耗,买回去可能要常修,你们大队不会吧……"赵柯立马拉出傅杭, "如果厂里能够抽出一点点时间稍微指导一下,我们有人,他学得很快。"孙副厂长看向傅杭, "如果你们能自己修,倒也不是不行。"



    林海洋和陈三儿面露喜色。



    赵柯不受控制地看向四轮拖拉机,赵村儿大队还是太穷了。



    实在太想要了。



    二手的也行。



    赵柯控制又控制,还是没控制住,得寸进尺,又进丈,厚着脸皮问:“孙副厂长,拍照…还能优惠吗“



    所谓的名人包袱和到手的实惠,孰轻孰重还用犹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