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水叮咚张书勇.QD

53(第2页)

“豌豆搭垛,割麦插禾”,远处传来布谷鸟的啼鸣声。

老汉转头望着田野里青葱的麦田,爽朗的笑道:“咱农民嘛,有的是办法。你听布谷鸟都叫了,离磨镰割麦的日子还会远吗?”

……

尹清泉叹了口气,说道:“钟书记,我经过的一件事情虽然和你的不一样,但也大同小异,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呀!”

接着,尹清泉便向钟润民讲述起来:

今天晌午,尹清泉骑车路过王村公社邹营大队一生产队的农田,正是春耕大忙时候,许多人都在路边田里盘红薯垄。尹清泉正在自觉满意时候,忽然发现前面半里地处,一道紧靠农田的坡坎下面,黑压压的排列着一队什么东西,心中顿时大感奇怪,便加快车速驶近前去一看究竟。

距离大约百米来远时候,尹清泉发现那些黑压压的东西原来竟是十多名青壮劳力,他们把锄头靠放旁边,全部头朝下脚朝上的顺着坡坎采取倒躺姿势,双手抱腹眼睛望天,似在做着某种体操一般。

“老乡,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啊?”尹清泉奇怪的问。

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站立起身,冲着尹清泉咧嘴一笑,答:“倒立啊,你难道看不出来?”

“干嘛倒立啊?”尹清泉仍旧不解其意。

青年说道:“实话对你说吧,这都快晌午了,早上喝进肚里的那点红薯稀饭早就一泡尿尿出去了,肚子饿得咕噜噜叫,可是还得干活怎么办?有老年人给我们大家伙儿出主意,说这样倒立下去,能把胃里剩余的那点食物再倒流回来暂时止饿。嗨,你还真别说,这倒立一会起来,还真感觉不太饿了哩!”

“你们队里缺粮缺到了这种地步?”尹清泉双眼潮润的问。

青年的回答,和钟润民所听到的基本一样。“你们是自愿把粮食送往引丹工地上的吗?”尹清泉问。

青年笑道:“这又不是旧社会,难道还要强迫啊!”

看到尹清泉紧拧眉头、双目通红的模样,青年继续说道:“修渠是为首都人民、为伟大领袖毛主席排忧解难的大好事,当然应该积极支持。我们没有去往前方工地,没能为修渠出力流汗,在后方节约点粮食送去,虽然自己挨饿受累,但心里是高兴的呀!”

……

讲完各自所遇情况,钟润民和尹清泉都没说话,只是面色凝重的互相望着对方。

远远的道路尽头,踽踽的走过来了一个黑影;黑影走得极慢而且走走歇歇,半里来长的路,竟差不多走了顿饭工夫。

黑影走到近前,钟润民和尹清泉才看清是位六十来岁、头发苍灰的老婆婆;老婆婆穿着破烂的对襟大袄,大裤裆棉裤上缠着半尺多高的裹腿,左胳膊肘挎着一只箩筐,右手里握着一把剜铲,双目专注的在地上寻寻觅觅,完全没有注意到路旁的钟润民和尹清泉。

在经过两人面前时,老婆婆忽然弯腰从地上捡起一颗什么东西填进嘴里,窝着没了牙齿的嘴嚼了两嚼后,脖颈一抻便把东西咽了进肚。

钟润民和尹清泉同时起身,打招呼道:“老嫂子……”

老婆婆转过头来,目光茫然的张望半天,问:“两位大兄弟,你们是在叫我吗?”

“是,我们是在叫你!”钟润民和尹清泉同声回答。

老婆婆说:“对不住呀,我的眼睛一到半晌挨饿的时候,就混苍苍的只能看见面前二尺远的东西。你们是过路的客人吧?”